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3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5页 |
1.1.1 建筑业信息化发展与挑战 | 第10-13页 |
1.1.2 建筑供应链管理的需求增加 | 第13-15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5-20页 |
1.2.1 弹性供应链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1.2.2 供应商选择相关研究 | 第16-18页 |
1.2.3 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相关研究 | 第18-19页 |
1.2.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9-20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0-22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20-21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1.4 拟解决的关键研究问题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22-23页 |
1.4.1 拟解决的关键研究问题 | 第22页 |
1.4.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22-23页 |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3-27页 |
1.5.1 研究思路 | 第23-25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25页 |
1.5.3 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1.6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27-30页 |
1.6.1 研究内容 | 第27页 |
1.6.2 论文结构 | 第27-30页 |
2 基础理论 | 第30-42页 |
2.1 建筑供应链管理理论及现状问题 | 第30-37页 |
2.1.1 建筑供应链与建筑供应链管理 | 第30-33页 |
2.1.2 建筑供应链结构 | 第33-34页 |
2.1.3 建筑供应链的特征 | 第34-36页 |
2.1.4 我国建筑供应链管理现状问题分析 | 第36-37页 |
2.2 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价值 | 第37-39页 |
2.2.1 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发展历程与价值 | 第37-38页 |
2.2.2 供应商选择价值 | 第38-39页 |
2.3 弹性建筑供应链理论 | 第39-41页 |
2.3.1 弹性建筑供应链与弹性建筑供应商定义 | 第39-40页 |
2.3.2 供应链弹性的特征 | 第40-4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3 基于BIM和GIS的弹性建筑供应商选择框架 | 第42-54页 |
3.1 BIM与GIS在框架中的应用 | 第42-45页 |
3.2 框架描述 | 第45-48页 |
3.2.1 建立BIM模型 | 第46-47页 |
3.2.2 建立GIS模型 | 第47页 |
3.2.3 弹性供应商初选 | 第47-48页 |
3.2.4 弹性供应商再选 | 第48页 |
3.2.5 更新BIM模型 | 第48页 |
3.3 数据需求与数据提供责任分配 | 第48-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4页 |
4 基于AHP-GRA法的弹性建筑供应商选择 | 第54-72页 |
4.1 评价指标选取及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54-55页 |
4.2 弹性建筑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 | 第55-61页 |
4.2.1 主要绩效 | 第58页 |
4.2.2 供货柔性 | 第58-59页 |
4.2.3 企业能力 | 第59-60页 |
4.2.4 创新与发展 | 第60-61页 |
4.2.5 绿色能力 | 第61页 |
4.3 基于AHP-GRA法的弹性建筑供应商选择模型 | 第61-69页 |
4.3.1 AHP-GRA方法适用性分析 | 第61-64页 |
4.3.2 AHP法确定指标权重 | 第64-67页 |
4.3.3 GRA法确定供应商排序 | 第67-6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9-72页 |
5 案例研究 | 第72-86页 |
5.1 案例分析 | 第72-77页 |
5.2 结果讨论 | 第77-79页 |
5.3 保障措施 | 第79-84页 |
5.3.1 组织保障措施 | 第80-82页 |
5.3.2 经济保障措施 | 第82-84页 |
5.3.3 制度保障措施 | 第8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6 总结及展望 | 第86-90页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第86-87页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87-90页 |
致谢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102页 |
附录 | 第102-119页 |
A. 弹性建筑供应商评价指标重要程度判定调查表 | 第102-108页 |
B. 层次分析法运算 | 第108-119页 |
C.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