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防灾公园设计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0-12页 |
1.5 国内外防灾公园的发展 | 第12-15页 |
1.5.1 我国防灾公园的发展 | 第12-13页 |
1.5.2 国外防灾公园的发展 | 第13-15页 |
2 防灾公园设计基础理论 | 第15-26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2.1.1 灾害类型与特点 | 第15-16页 |
2.1.2 防灾公园的概念 | 第16页 |
2.1.3 城市公园与防灾公园 | 第16-17页 |
2.1.4 防灾公园种类 | 第17页 |
2.2 设计原则 | 第17-19页 |
2.2.1 因地制宜 | 第17-18页 |
2.2.2 平灾结合 | 第18页 |
2.2.3 安全性 | 第18-19页 |
2.2.4 便捷性 | 第19页 |
2.3 设计标准 | 第19-21页 |
2.3.1 选址依据 | 第19-20页 |
2.3.2 服务半径划分 | 第20页 |
2.3.3 其他设计指标 | 第20-21页 |
2.4 案例研究分析 | 第21-26页 |
2.4.1 东白须防灾公园 | 第21-23页 |
2.4.2 三木综合防灾公园 | 第23-24页 |
2.4.3 北大都城垣遗址公园 | 第24-26页 |
3 防灾公园现状问题和设计策略 | 第26-34页 |
3.1 现状问题 | 第26-27页 |
3.2 防灾功能设计 | 第27-30页 |
3.2.1 防灾教育功能 | 第27-28页 |
3.2.2 应急厕所设计 | 第28-29页 |
3.2.3 住宿功能 | 第29页 |
3.2.4 救护功能 | 第29页 |
3.2.5 用水功能 | 第29-30页 |
3.3 防灾公园景观要素设计 | 第30-34页 |
3.3.1 交通道路 | 第30-31页 |
3.3.2 建筑设计 | 第31页 |
3.3.3 景观小品设计 | 第31-32页 |
3.3.4 水体设计 | 第32页 |
3.3.5 种植设计 | 第32-34页 |
4 防灾公园设计实践探索研究 | 第34-55页 |
4.1 地震防灾公园 | 第34-41页 |
4.1.1 项目概况 | 第34页 |
4.1.2 设计构思 | 第34-37页 |
4.1.3 设计分析 | 第37-41页 |
4.1.4 小结 | 第41页 |
4.2 防洪公园设计 | 第41-47页 |
4.2.1 项目概况 | 第41-42页 |
4.2.2 设计构思 | 第42-44页 |
4.2.3 设计分析 | 第44-47页 |
4.2.4 小结 | 第47页 |
4.3 防风避难公园设计 | 第47-55页 |
4.3.1 项目概况 | 第47-48页 |
4.3.2 设计构思 | 第48-50页 |
4.3.3 设计分析 | 第50-53页 |
4.3.4 小结 | 第53-55页 |
5 总结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
附录 | 第58-61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58-59页 |
B 设计实践方案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