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1-14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11页 |
1.1.1 入选标准 | 第11页 |
1.1.2 排除标准 | 第11页 |
1.1.3 纳入对象及临床资料 | 第11页 |
1.2 主要设备 | 第1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1.3.1 研究对象基本材料采集 | 第11-12页 |
1.3.2 内分泌激素检测 | 第12页 |
1.3.3 影像学检查 | 第12-13页 |
1.3.4 病理诊断 | 第13页 |
1.3.5 观察指标 | 第13页 |
1.3.6 统计学方法 | 第13-14页 |
结果 | 第14-38页 |
2.1 一般资料 | 第14-20页 |
2.1.1 分型 | 第14-17页 |
2.1.1.1 垂体腺瘤分型 | 第14-16页 |
2.1.1.2 多激素腺瘤分型 | 第16-17页 |
2.1.2 性别分布 | 第17页 |
2.1.3 年龄分布 | 第17-18页 |
2.1.4 垂体腺瘤分型各组间年龄比较 | 第18-20页 |
2.2 临床表现 | 第20-27页 |
2.2.1 垂体腺瘤 | 第20-21页 |
2.2.2 PRL瘤 | 第21-22页 |
2.2.3 GH瘤 | 第22-23页 |
2.2.4 ACTH瘤 | 第23-24页 |
2.2.5 GnH瘤 | 第24-25页 |
2.2.6 多激素腺瘤 | 第25-26页 |
2.2.7 无功能腺瘤 | 第26-27页 |
2.3 影像学特征 | 第27-30页 |
2.3.1 肿瘤大小的分布及与性别的关系 | 第27页 |
2.3.2 不同性别垂体腺瘤大小分布 | 第27-28页 |
2.3.3 垂体腺瘤分型、性别与直径的相关性分析 | 第28-30页 |
2.4 垂体腺瘤激素水平与病理免疫组化染色分型、肿瘤大小、年龄的相关性分析 | 第30-38页 |
2.4.1 PRL瘤 | 第30-33页 |
2.4.1.1 PRL腺瘤激素水平与病理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相关性分析 | 第30页 |
2.4.1.2 不同PRL水平与病理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相关性分析 | 第30-31页 |
2.4.1.3 ROC曲线 | 第31-32页 |
2.4.1.4 PRL激素水平与肿瘤大小的相关性分析 | 第32页 |
2.4.1.5 PRL激素水平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 | 第32-33页 |
2.4.2 GH腺瘤 | 第33-34页 |
2.4.2.1 GH腺瘤激素水平与病理免疫组化染色分型相关性分析 | 第33页 |
2.4.2.2 GH激素水平与肿瘤大小的相关性分析 | 第33-34页 |
2.4.2.3 GH激素水平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 | 第34页 |
2.4.3 ACTH腺瘤 | 第34-36页 |
2.4.3.1 ACTH腺瘤激素水平与病理免疫组化染色分型相关性分析 | 第34-35页 |
2.4.3.2 ACTH激素水平与肿瘤大小的相关性分析 | 第35页 |
2.4.3.3 ACTH水平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 | 第35-36页 |
2.4.4 GnH腺瘤 | 第36页 |
2.4.4.1 GnH腺瘤激素水平与病理免疫组化染色分型相关性分析 | 第36页 |
2.4.5 TSH腺瘤 | 第36-37页 |
2.4.5.1 TSH腺瘤激素水平与病理免疫组化染色分型相关性分析 | 第36-37页 |
2.4.6 多激素腺瘤 | 第37页 |
2.4.6.1 多激素腺瘤血清学水平与免疫组化染色分型相关性分析 | 第37页 |
2.4.7 无功能腺瘤 | 第37-38页 |
2.4.7.1 无功能腺瘤血清学水平与病理免疫组化染色分型相关性分析 | 第37-38页 |
讨论 | 第38-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综述 | 第48-55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