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运动员权利保障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引言第12-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2 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研究方法第14-16页
2 文献学视角下的运动员权利研究现状分析第16-31页
    2.1 文献计量分析第16-21页
        2.1.1 论文发表数量和日期分布情况第16-17页
        2.1.2 论文发表期刊分析第17-18页
        2.1.3 作者信息特征第18-19页
        2.1.4 论文受基金支助情况第19-20页
        2.1.5 论文被引频次第20-21页
    2.2 文献内容分析第21-29页
        2.2.1 关于运动员权利的概念第22-23页
        2.2.2 关于运动员权利的种类第23-26页
        2.2.3 关于运动员权利保护现状和原因分析第26页
        2.2.4 关于运动员权利保障机制第26-29页
    2.3 现有研究成果评析第29-31页
3 运动员权利的基本含义第31-55页
    3.1 运动员权利的界定第31-42页
        3.1.1 权利的法理第32-35页
        3.1.2 特殊权利的法理第35-38页
        3.1.3 运动员权利的定义第38-42页
    3.2 运动员权利的主体第42-50页
        3.2.1 作为职业概念的运动员第43-45页
        3.2.2 作为法律概念的运动员第45-47页
        3.2.3 作为个人主体的运动员第47-50页
    3.3 运动员权利的内容第50-55页
4 运动员权利的价值第55-72页
    4.1 运动员权利价值概述第55-60页
        4.1.1 法学中的价值概念第55-57页
        4.1.2 运动员权利价值的概念第57-60页
    4.2 运动员权利的价值功能第60-67页
        4.2.1 维系体育社会秩序第61-63页
        4.2.2 保证权利主体自由第63-65页
        4.2.3 实现人际关系正义第65-67页
    4.3 运动员权利的价值冲突与整合第67-72页
        4.3.1 动员权利的价值冲突第67-69页
        4.3.2 运动员权利的价值整合第69-72页
5 运动员权利保障之软性机制第72-113页
    5.1 援助机制第72-87页
        5.1.1 运动员权利需要援助的动因第72-74页
        5.1.2 中国运动员权利援助机制运作机理第74-78页
        5.1.3 中国运动员权利援助机制运作实践第78-87页
    5.2 赋权机制第87-99页
        5.2.1 运动员赋权的基本内涵第87-88页
        5.2.2 运动员赋权的赋权对象第88-89页
        5.2.3 运动员赋权的机制实现第89-99页
    5.3 激励机制第99-113页
        5.3.1 运动员激励机制的界定第99-100页
        5.3.2 运动员的需要第100-107页
        5.3.3 激励运动员的方式第107-113页
6 运动员权利保障之硬性机制第113-137页
    6.1 规范机制第113-122页
        6.1.1 体育规范第113-118页
        6.1.2 法律规范第118-120页
        6.1.3 体育规范与法律规范的互动第120-122页
    6.2 评价机制第122-129页
        6.2.1 运动员权利指标的基本内涵第122-123页
        6.2.2 可资参考的指标体系第123-127页
        6.2.3 运动员权利指标的构建第127-129页
    6.3 救济机制第129-137页
        6.3.1 私力救济第131-133页
        6.3.2 社会救济第133-134页
        6.3.3 公力救济第134-137页
结论第137-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55页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第155-156页
致谢第156页

论文共1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际核污染争端的要素及解决
下一篇:党内民主法制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