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12页 |
| 1.1 研究背景、目的以及意义 | 第9-10页 |
| 1.2 本文结构和内容 | 第10页 |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0-11页 |
| 1.3.1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1.3.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1页 |
| 1.4 本章小结 | 第11-12页 |
| 2 银行效率相关理论概述 | 第12-26页 |
| 2.1 商业银行效率概述 | 第12页 |
| 2.1.1 经济学中效率的概念 | 第12页 |
| 2.1.2 商业银行效率的内涵 | 第12页 |
| 2.2 银行效率测度方法综述 | 第12-15页 |
| 2.2.1 财务指标分析法 | 第12-13页 |
| 2.2.2 前沿分析法 | 第13-15页 |
| 2.3 DEA方法原理分析 | 第15-20页 |
| 2.3.1 DEA方法中效率的解释 | 第15-18页 |
| 2.3.2 DEA模型的数学原理 | 第18-20页 |
| 2.4 文献综述 | 第20-24页 |
| 2.4.1 国外的研究状况 | 第20-23页 |
| 2.4.2 国内的研究状况 | 第23-24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 3 指标选择和数据来源 | 第26-31页 |
| 3.1 商业银行样本选取 | 第26页 |
| 3.2 投入产出指标的选择 | 第26-28页 |
| 3.2.1 指标选择方法 | 第26-27页 |
| 3.2.2 指标的选择 | 第27-28页 |
| 3.3 商业银行效率影响因素的选择 | 第28-30页 |
| 3.3.1 一层变量的选择 | 第28-29页 |
| 3.3.2 二层变量的选择 | 第29-30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4 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实证分析 | 第31-36页 |
| 4.1 指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1-32页 |
| 4.2 效率值的测度结果 | 第32-35页 |
| 4.2.1 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之间的比较 | 第33-34页 |
| 4.2.2 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的效率分析 | 第34-35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5 我国商业银行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36-44页 |
| 5.1 多层统计模型概述 | 第36页 |
| 5.2 多层统计模型基本形式 | 第36-38页 |
| 5.2.1 组织模型 | 第36-37页 |
| 5.2.2 发展模型 | 第37-38页 |
| 5.3 实证分析 | 第38-41页 |
| 5.3.1 零模型分析 | 第38页 |
| 5.3.2 基本线性增长模型分析 | 第38-39页 |
| 5.3.3 加入一层变量的分析结果 | 第39-40页 |
| 5.3.4 完整模型的分析结果 | 第40-41页 |
| 5.4 结论和分析 | 第41-44页 |
| 6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44-46页 |
| 6.1 主要结论 | 第44页 |
| 6.2 对策建议 | 第44-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50页 |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