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14-1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2 篇章结构 | 第15页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15-17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7-30页 |
2.1 有关心理资本的研究综述 | 第17-21页 |
2.1.1 心理资本的概念研究 | 第17-19页 |
2.1.2 心理资本的研究范式 | 第19-20页 |
2.1.3 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20页 |
2.1.4 心理资本的维度及相应测量工具研究 | 第20-21页 |
2.2 有关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研究综述 | 第21-23页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2.3 有关心理资本与职业生涯规划能力间关系研究的综述 | 第23-24页 |
2.4 对现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 第24-26页 |
2.4.1 心理资本方面的研究 | 第24-25页 |
2.4.2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方面的研究 | 第25-26页 |
2.4.3 心理资本与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关系研究 | 第26页 |
2.5 理论基础 | 第26-30页 |
2.5.1 心理资本理论基础 | 第26-28页 |
2.5.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理论基础 | 第28-30页 |
3 研究设计 | 第30-35页 |
3.1 变量的确定 | 第30-31页 |
3.1.1 旅管专业学生 | 第30页 |
3.1.2 心理资本 | 第30页 |
3.1.3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 第30-31页 |
3.2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 第31-32页 |
3.2.1 研究假设 | 第31页 |
3.2.2 概念模型 | 第31-32页 |
3.3 量表设计 | 第32-33页 |
3.3.1 心理资本维度与测量工具 | 第32页 |
3.3.2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维度与测量工具 | 第32-33页 |
3.4 问卷发放 | 第33页 |
3.5 问卷回收 | 第33-35页 |
4 数据分析 | 第35-49页 |
4.1 信效度检验 | 第35-40页 |
4.1.1 心理资本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第35-38页 |
4.1.2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第38-40页 |
4.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0-41页 |
4.3 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 第41-44页 |
4.4 相关分析 | 第44-45页 |
4.5 回归分析 | 第45-49页 |
4.5.1 心理资本与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回归分析 | 第45-47页 |
4.5.2 心理资本各维度与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回归分析 | 第47-49页 |
5 研究结论、建议、不足及展望 | 第49-52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9-50页 |
5.2 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建议 | 第50-51页 |
5.3 不足与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 调查问卷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