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汽轮发电机基础动力响应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9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8-9页 |
1.2 汽机基础的结构形式及特点 | 第9-10页 |
1.3 土-结构相互作用理论的研究概况 | 第10-15页 |
1.3.1 历史及发展 | 第10-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4 人工边界条件 | 第15-17页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原理及整体分析方法 | 第19-40页 |
2.1 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原理 | 第19-25页 |
2.1.1 运动方程 | 第19-22页 |
2.1.2 物理意义及解释 | 第22-23页 |
2.1.3 动力相互作用及惯性相互作用 | 第23-25页 |
2.2 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特点 | 第25-29页 |
2.2.1 问题描述 | 第25-26页 |
2.2.2 运动方程 | 第26-27页 |
2.2.3 无量纲参数 | 第27-28页 |
2.2.4 参数分析 | 第28-29页 |
2.3 土-结构相互作用的时域整体分析 | 第29-38页 |
2.3.1 粘弹性人工边界 | 第30-34页 |
2.3.2 人工边界算例 | 第34-36页 |
2.3.3 等效地震动输入 | 第36-3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3章 汽机-基础-地基有限元模型 | 第40-52页 |
3.1 物理模型介绍 | 第40-44页 |
3.1.1 汽轮发电机组模型 | 第41-42页 |
3.1.2 框架式基础模型 | 第42-43页 |
3.1.3 地基土体及人工边界模型 | 第43-44页 |
3.2 材料模型介绍 | 第44-47页 |
3.2.1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模型 | 第44页 |
3.2.2 混凝土本构关系定义 | 第44-46页 |
3.2.3 钢筋本构关系定义 | 第46-47页 |
3.2.4 钢筋混凝土的模拟方法 | 第47页 |
3.3 数值积分方法 | 第47-51页 |
3.3.1 完全积分(线性、二次)的比较分析 | 第48-50页 |
3.3.2 缩减积分(线性、二次)的比较分析 | 第50-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4章 汽机-基础-地基结构体系动力响应分析 | 第52-70页 |
4.1 模态分析 | 第52-61页 |
4.1.1 验证模型合理性 | 第52-57页 |
4.1.2 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 | 第57-61页 |
4.2 设备不平衡力作用分析 | 第61-67页 |
4.2.1 设备不平衡力 | 第61-62页 |
4.2.2 垂直激励 | 第62-65页 |
4.2.3 水平激励 | 第65-67页 |
4.3 地震响应分析 | 第67-69页 |
4.3.1 地震动输入 | 第67页 |
4.3.2 分析结果 | 第67-6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