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1.3.2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1.3.3 对已有研究的总结和评价 | 第18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1 文献分析法 | 第18页 |
1.4.2 问卷调查法 | 第18-19页 |
1.4.3 统计分析法 | 第19页 |
1.5 创新点 | 第19-21页 |
1.5.1 研究视角的创新 | 第19页 |
1.5.2 研究内容的创新 | 第19页 |
1.5.3 研究方法的创新 | 第19-21页 |
第2章 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素质养成影响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21-25页 |
2.1 家庭教育的概念与内涵 | 第21-22页 |
2.2 大学生素质养成的概念及内涵 | 第22-25页 |
2.2.1 素质 | 第22-23页 |
2.2.2 素质养成 | 第23-24页 |
2.2.3 大学生素质养成 | 第24-25页 |
第3章 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素质养成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5-33页 |
3.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第25-26页 |
3.1.1 科学性与系统性相统一的原则 | 第25页 |
3.1.2 针对性与全面性相统一的原则 | 第25页 |
3.1.3 导向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的原则 | 第25-26页 |
3.2 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素质养成的影响因子分析 | 第26-28页 |
3.2.1 亲子关系 | 第26页 |
3.2.2 教育理念 | 第26-27页 |
3.2.3 教育模式 | 第27页 |
3.2.4 家庭环境 | 第27-28页 |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8-33页 |
3.3.1 问卷的信度分析 | 第29页 |
3.3.2 家庭教育影响大学生素质养成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9-31页 |
3.3.3 大学生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1-33页 |
第4章 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素质养成影响的案例研究——以武汉工程大学为例 | 第33-51页 |
4.1 问卷的设计、发放与回收 | 第33页 |
4.2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33-34页 |
4.3 研究结果 | 第34-51页 |
4.3.1 大学生素质测评结果 | 第34-37页 |
4.3.2 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素质养成的影响调查结果 | 第37-51页 |
第5章 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素质影响的初步结论与提升策略 | 第51-59页 |
5.1 研究结果分析 | 第51-55页 |
5.1.1 亲子相处的影响 | 第51-52页 |
5.1.2 亲子互动的影响 | 第52页 |
5.1.3 教育途径选择的影响 | 第52-53页 |
5.1.4 教育方法的影响 | 第53页 |
5.1.5 教育内容的影响 | 第53-54页 |
5.1.6 家庭背景的影响 | 第54-55页 |
5.2 家庭教育质量的提升策略 | 第55-59页 |
5.2.1 建立和谐良好的亲子关系 | 第55-56页 |
5.2.2 转变家庭教育观念 | 第56页 |
5.2.3 选择科学的教育模式 | 第56-57页 |
5.2.4 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 | 第57-59页 |
结语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附录 | 第67-81页 |
附录一 | 第67-70页 |
附录二 | 第70-76页 |
附录三 | 第76-8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