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泌尿生殖器肿瘤论文--乳腺肿瘤论文

双侧乳腺X线图像的协同不对称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对照表第10-11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1-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2页
    1.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现状第15-19页
        1.2.1 计算机辅助肿块检测技术第15-17页
        1.2.2 双侧乳腺图像肿块检测的研究现状第17-19页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第19-22页
        1.3.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9-20页
        1.3.2 论文的章节安排第20-22页
第二章 医学图像配准方法和稀疏自编码网络理论第22-32页
    2.1 引言第22页
    2.2 图像的配准方法第22-26页
        2.2.1 基于灰度的图像配准第23-25页
        2.2.2 基于特征的图像配准第25-26页
    2.3 深度学习概述与稀疏自编码网络第26-30页
        2.3.1 深度学习概述第26-28页
        2.3.2 稀疏自编码网络第28-30页
        2.3.3 稀疏自编码网络的应用第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三章 基于自适应匹配点选取的形状上下文匹配算法第32-48页
    3.1 引言第32-33页
    3.2 双侧乳腺图像的预处理第33-35页
    3.3 基于自适应匹配点选取的形状上下文匹配算法第35-40页
        3.3.1 双侧乳腺图像自适应匹配点选取第36-37页
        3.3.2 对数极坐标变换第37-38页
        3.3.3 对数极坐标下直方图统计第38-39页
        3.3.4 匹配代价计算第39-40页
    3.4 双侧乳腺图像匹配结果分析第40-46页
        3.4.1 实验数据库简介第40页
        3.4.2 双侧乳腺图像匹配结果分析第40-46页
    3.5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四章 基于稀疏自编码网络的双侧乳腺图像不对称分析第48-62页
    4.1 引言第48页
    4.2 多尺度滑动窗第48-50页
    4.3 双侧乳腺图像的深度特征提取第50-52页
        4.3.1 Alex Net网络架构第50-51页
        4.3.2 VGGNet-16 和VGGNet-M网络架构第51-52页
    4.4 双侧乳腺图像的协同不对称分析第52-58页
        4.4.1 基于稀疏自编码网络的双侧不对称分析方法第53-55页
        4.4.2 基于线性支持向量机的肿块分类第55-57页
        4.4.3 双侧乳腺图像协同不对称分析的流程第57-58页
    4.5 实验结果分析第58-61页
    4.6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第62-64页
    5.1 研究总结第62-63页
    5.2 研究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致谢第68-70页
作者简介第70-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组织特异性路径与基因突变的肝癌药物重定位研究
下一篇:泛癌症DNA甲基化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