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8-1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9-10页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8页 |
2.1 贵州油茶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2.1.1 贵州油茶概况 | 第10页 |
2.1.2 贵州油茶发展的机遇 | 第10-11页 |
2.2 土壤养分 | 第11-12页 |
2.2.1 土壤养分的概念 | 第11页 |
2.2.2 土壤养分评价 | 第11-12页 |
2.2.3 土壤养分调控 | 第12页 |
2.3 土壤重金属 | 第12-14页 |
2.3.1 土壤重金属含量及评价状况 | 第12-13页 |
2.3.2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进展 | 第13-14页 |
2.4 油茶施肥研究 | 第14-17页 |
2.4.1 肥力调控 | 第14页 |
2.4.2 施肥方法 | 第14页 |
2.4.3 施肥种类 | 第14-15页 |
2.4.4 施肥时间 | 第15页 |
2.4.5 施肥对油茶的影响 | 第15-16页 |
2.4.6 施肥对油茶营养生长的影响 | 第16页 |
2.4.7 施肥对油茶产量及品质影响 | 第16-17页 |
2.5 3414施肥配方 | 第17-18页 |
3 材料和方法 | 第18-33页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8-20页 |
3.2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3.3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3.3.1 油茶种植基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 第21页 |
3.3.2 油茶种植基地土壤养分丰缺评价 | 第21页 |
3.3.3 不同养分施用量对油茶产量的影响 | 第21页 |
3.3.4 油茶高产高效的养分调控技术探讨 | 第21页 |
3.4 研究方法 | 第21-33页 |
3.4.1 试验设计 | 第21-23页 |
3.4.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第23-26页 |
3.4.3 样品分析方法与质量控制 | 第26-27页 |
3.4.4 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 第27-33页 |
3.4.4.1 土壤养分评价方法 | 第27-33页 |
3.4.5 数据分析 | 第33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33-60页 |
4.1 土壤养分评价 | 第33-38页 |
4.1.1 油茶基地土壤养分状况 | 第33-34页 |
4.1.2 土壤养分模糊综合评价 | 第34-38页 |
4.2 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 | 第38-41页 |
4.2.1 油茶基地重金属含量 | 第38-39页 |
4.2.2 土壤重金属单因素评价 | 第39-40页 |
4.2.3 土壤重金属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 | 第40页 |
4.2.4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第40-41页 |
4.3 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 第41页 |
4.4 油茶施肥试验测产验收结果分析 | 第41-50页 |
4.4.1 缺素分析 | 第41-42页 |
4.4.2 氮、磷、钾单因素肥效分析 | 第42-45页 |
4.4.3 氮、磷、钾双因素交互肥效分析 | 第45-48页 |
4.4.4 氮、磷、钾三因素交互肥效分析 | 第48-49页 |
4.4.5 综合三种分析方法总结最适施肥配比组合 | 第49-50页 |
4.5 施肥处理对油茶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50-55页 |
4.5.1 不同施肥处理对新枝芽长度影响 | 第50-51页 |
4.5.2 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茶叶绿素含量影响 | 第51-54页 |
4.5.3 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茶果实数量及大小影响 | 第54-55页 |
4.6 施肥对油茶基地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 第55-60页 |
4.6.1 施肥对油茶基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 第55-57页 |
4.6.2 施肥对油茶基地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的影响 | 第57页 |
4.6.3 施肥对油茶基地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第57-58页 |
4.6.4 施肥对油茶植株外不同部位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第58-60页 |
5 油茶养分调控技术 | 第60-63页 |
5.1 施肥种类及养分配比对油茶产量的影响 | 第60-61页 |
5.1.1 施肥种类对油茶产量的影响 | 第60-61页 |
5.1.2 养分配比对油茶产量的影响 | 第61页 |
5.2 施肥时间对供试区域油茶生长影响 | 第61-62页 |
5.3 施肥方法对供试园区油茶产量影响 | 第62-63页 |
6 结果与讨论 | 第63-67页 |
6.1 讨论 | 第63-65页 |
6.2 结论 | 第65-66页 |
6.3 创新性 | 第66页 |
6.4 本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