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特用阔叶树类论文--油茶论文

贵州省望谟县油茶种植基地土壤环境质量及养分调控技术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引言第8-10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页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9-10页
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0-18页
    2.1 贵州油茶研究进展第10-11页
        2.1.1 贵州油茶概况第10页
        2.1.2 贵州油茶发展的机遇第10-11页
    2.2 土壤养分第11-12页
        2.2.1 土壤养分的概念第11页
        2.2.2 土壤养分评价第11-12页
        2.2.3 土壤养分调控第12页
    2.3 土壤重金属第12-14页
        2.3.1 土壤重金属含量及评价状况第12-13页
        2.3.2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进展第13-14页
    2.4 油茶施肥研究第14-17页
        2.4.1 肥力调控第14页
        2.4.2 施肥方法第14页
        2.4.3 施肥种类第14-15页
        2.4.4 施肥时间第15页
        2.4.5 施肥对油茶的影响第15-16页
        2.4.6 施肥对油茶营养生长的影响第16页
        2.4.7 施肥对油茶产量及品质影响第16-17页
    2.5 3414施肥配方第17-18页
3 材料和方法第18-33页
    3.1 研究区域概况第18-20页
    3.2 技术路线第20-21页
    3.3 研究内容第21页
        3.3.1 油茶种植基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第21页
        3.3.2 油茶种植基地土壤养分丰缺评价第21页
        3.3.3 不同养分施用量对油茶产量的影响第21页
        3.3.4 油茶高产高效的养分调控技术探讨第21页
    3.4 研究方法第21-33页
        3.4.1 试验设计第21-23页
        3.4.2 样品采集与处理第23-26页
        3.4.3 样品分析方法与质量控制第26-27页
        3.4.4 土壤质量评价方法第27-33页
            3.4.4.1 土壤养分评价方法第27-33页
        3.4.5 数据分析第33页
4 结果与分析第33-60页
    4.1 土壤养分评价第33-38页
        4.1.1 油茶基地土壤养分状况第33-34页
        4.1.2 土壤养分模糊综合评价第34-38页
    4.2 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第38-41页
        4.2.1 油茶基地重金属含量第38-39页
        4.2.2 土壤重金属单因素评价第39-40页
        4.2.3 土壤重金属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第40页
        4.2.4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第40-41页
    4.3 土壤质量综合评价第41页
    4.4 油茶施肥试验测产验收结果分析第41-50页
        4.4.1 缺素分析第41-42页
        4.4.2 氮、磷、钾单因素肥效分析第42-45页
        4.4.3 氮、磷、钾双因素交互肥效分析第45-48页
        4.4.4 氮、磷、钾三因素交互肥效分析第48-49页
        4.4.5 综合三种分析方法总结最适施肥配比组合第49-50页
    4.5 施肥处理对油茶农艺性状的影响第50-55页
        4.5.1 不同施肥处理对新枝芽长度影响第50-51页
        4.5.2 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茶叶绿素含量影响第51-54页
        4.5.3 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茶果实数量及大小影响第54-55页
    4.6 施肥对油茶基地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第55-60页
        4.6.1 施肥对油茶基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第55-57页
        4.6.2 施肥对油茶基地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的影响第57页
        4.6.3 施肥对油茶基地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第57-58页
        4.6.4 施肥对油茶植株外不同部位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第58-60页
5 油茶养分调控技术第60-63页
    5.1 施肥种类及养分配比对油茶产量的影响第60-61页
        5.1.1 施肥种类对油茶产量的影响第60-61页
        5.1.2 养分配比对油茶产量的影响第61页
    5.2 施肥时间对供试区域油茶生长影响第61-62页
    5.3 施肥方法对供试园区油茶产量影响第62-63页
6 结果与讨论第63-67页
    6.1 讨论第63-65页
    6.2 结论第65-66页
    6.3 创新性第66页
    6.4 本研究不足与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贵州茂兰与月亮山优势树种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比较研究
下一篇:灵空山油松—辽东栎混交林种子雨特征及其与影响因素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