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15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工具 | 第15-23页 |
2.1 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2.2.1 小微软件企业 | 第18页 |
2.2.2 电子政务 | 第18-19页 |
2.2.3 战略管理 | 第19-20页 |
2.3 企业战略管理的主要方法 | 第20-23页 |
3 ZT互联网公司发展的环境分析 | 第23-38页 |
3.1 ZT互联网公司简介 | 第23-24页 |
3.2 ZT互联网公司的业务范围 | 第24-26页 |
3.2.1 电子政务 | 第24-25页 |
3.2.2 智慧政府 | 第25-26页 |
3.3 宏观环境分析—基于政府电子化服务背景 | 第26-31页 |
3.3.1 政策环境 | 第26-28页 |
3.3.2 宏观经济的发展 | 第28-30页 |
3.3.3 技术环境 | 第30-31页 |
3.3.4 社会环境 | 第31页 |
3.4 行业环境分析 | 第31-34页 |
3.4.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第32页 |
3.4.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第32-33页 |
3.4.3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第33页 |
3.4.4 替代品的威胁 | 第33-34页 |
3.4.5 行业其他竞争者的竞争力 | 第34页 |
3.5 外部战略要素评价矩阵分析 | 第34-38页 |
4 ZT互联网公司发展的内部资源分析 | 第38-46页 |
4.1 ZT互联网公司的VRIO分析 | 第38-40页 |
4.1.1 价值(Value) | 第38页 |
4.1.2 稀缺性(Rarity) | 第38-39页 |
4.1.3 难以模仿性(Inimitability) | 第39页 |
4.1.4 组织(Organization) | 第39-40页 |
4.2 ZT互联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 第40-42页 |
4.2.1 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 | 第40-41页 |
4.2.2 多年积累的大数据资源平台 | 第41页 |
4.2.3 成效显著的独特营销模式 | 第41-42页 |
4.3 内部资源因素评价矩阵 | 第42-46页 |
5 ZT互联网公司的发展战略框架 | 第46-57页 |
5.1 ZT互联网公司的战略使命、愿景与长期战略目标 | 第46-48页 |
5.1.1 ZT互联网公司的使命 | 第47页 |
5.1.2 ZT互联网公司的愿景 | 第47-48页 |
5.1.3 ZT互联网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 | 第48页 |
5.2 ZT互联网公司的公司层战略 | 第48-49页 |
5.3 ZT互联网公司的业务层战略 | 第49-51页 |
5.3.1 ZT互联网公司的差异化战略 | 第49-50页 |
5.3.2 ZT互联网公司的多元化战略 | 第50-51页 |
5.3.3 ZT互联网公司的竞合战略 | 第51页 |
5.4 ZT互联网公司的职能层战略 | 第51-53页 |
5.4.1 产品战略 | 第52页 |
5.4.2 研发创新战略 | 第52页 |
5.4.3 人才战略 | 第52-53页 |
5.4.4 营销战略 | 第53页 |
5.4.5 服务战略 | 第53页 |
5.5 ZT互联网公司未来实施战略应采取的保障措施 | 第53-57页 |
5.5.1 应借助互联网资源进一步优化战略宣传 | 第54页 |
5.5.2 应加强职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 第54-55页 |
5.5.3 应进一步提升资金筹措能力 | 第55页 |
5.5.4 应提升企业文化的核心引导作用 | 第55-5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6.1 结论 | 第57-58页 |
6.2 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作者简历 | 第62-6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