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1页 |
一、交易型受贿犯罪典型案例及其焦点问题 | 第11-15页 |
(一)各类交易型受贿犯罪典型案例 | 第11-13页 |
1.明显低价购入型——以高忠宝受贿案为例 | 第11页 |
2.明显高价售出型——以朱冬生受贿案为例 | 第11-12页 |
3.其他交易形式——以凌吉敏受贿案为例 | 第12-13页 |
(二)各类交易型受贿典型案例焦点问题 | 第13-15页 |
1.如何核定受贿数额 | 第13-14页 |
2.何种交易情节受交易型受贿特殊规制 | 第14-15页 |
二、交易型受贿犯罪理论归纳 | 第15-20页 |
(一)交易型受贿犯罪概念 | 第15-16页 |
(二)交易型受贿犯罪特征 | 第16-17页 |
1.合法的交易形式外观 | 第16页 |
2.虚假的双方意思表示 | 第16-17页 |
3.违法的权钱交易实质 | 第17页 |
(三)交易型受贿犯罪现状 | 第17-18页 |
(四)交易型受贿犯罪立法沿革 | 第18-20页 |
三、交易型受贿认定中的关键性问题 | 第20-31页 |
(一)有关受贿数额的核定 | 第20-26页 |
1.交易市场价格的认定 | 第20-22页 |
2.明显低价和明显高价的认定 | 第22-24页 |
3.交易时间的认定 | 第24-26页 |
4.物品自然升值部分的认定 | 第26页 |
(二)交易形式外衣下的特殊情节认定 | 第26-31页 |
1.优惠促销情形的认定 | 第27-28页 |
2.带有倾向性合同条款的认定 | 第28-29页 |
3.故意增设交易环节的情况认定 | 第29-31页 |
四、交易型受贿犯罪的对策建议 | 第31-35页 |
(一)立法方面对策建议 | 第31-33页 |
1.明确优惠促销交易条件的设置对象 | 第31页 |
2.对“明显高于”和“明显低于”的标准作出明确界定 | 第31-32页 |
3.适度扩大交易型受贿的受贿对象范围 | 第32-33页 |
(二)司法方面对策建议 | 第33-35页 |
1.准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 第33页 |
2.提高司法人员综合素养 | 第33-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