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域水质模糊综合评价及趋势预测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海域水环境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海域环境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2.3 时空数据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3页 |
1.2.4 上海海域水环境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 第14页 |
1.3.1 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 第14页 |
1.3.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4页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1.4.1 上海海域海洋环境质量历史变化分析 | 第14页 |
1.4.2 上海海域海洋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 第14-15页 |
1.4.3 环境质量趋势分析与预测 | 第15页 |
1.5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二章 上海海域概况 | 第17-19页 |
2.1 地理位置概况 | 第17页 |
2.2 气象概况 | 第17-18页 |
2.3 水文概况 | 第18页 |
2.4 污染状况 | 第18-19页 |
第三章 上海海域水质模糊综合评价 | 第19-45页 |
3.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19-21页 |
3.1.1 评价对象因素集的建立 | 第19页 |
3.1.2 评价集的建立 | 第19页 |
3.1.3 隶属度函数的建立 | 第19-20页 |
3.1.4 权重集的建立 | 第20-21页 |
3.1.5 模糊综合评价 | 第21页 |
3.2 评价区域 | 第21-23页 |
3.2.1 研究区域与观测资料时序 | 第21-22页 |
3.2.2 评价指标与水质分析方法 | 第22页 |
3.2.3 评价标准 | 第22-23页 |
3.3 上海海域水质现状评价 | 第23-36页 |
3.3.1 上海海域单要素现状评价 | 第23-34页 |
3.3.2 上海海域水环境现状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 第34-36页 |
3.4 上海海域水质历史评价 | 第36-44页 |
3.4.1 上海海域单要素历史评价 | 第36-42页 |
3.4.2 上海海域历年水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 | 第42-44页 |
3.5 本章小节 | 第44-45页 |
第四章 上海海域水质要素的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 | 第45-86页 |
4.1 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模型的原理 | 第45-49页 |
4.1.1 时间序列的概念及成分 | 第45页 |
4.1.2 指数平滑预测模型 | 第45-46页 |
4.1.3 自回归(AR)模型 | 第46-47页 |
4.1.4 自回归综合移动平均(ARIMA)模型 | 第47-49页 |
4.2 时间序列分析的步骤 | 第49-62页 |
4.2.1 数据的准备 | 第49页 |
4.2.2 数据的观察及检验 | 第49-51页 |
4.2.3 数据的预处理 | 第51-54页 |
4.2.4 数据的分析和建模 | 第54-59页 |
4.2.5 模型的评价及检验 | 第59-61页 |
4.2.6 模型的实施应用 | 第61-62页 |
4.3 各环境要素的时间序列分析结果 | 第62-83页 |
4.3.1 常规要素分析与预测 | 第62-67页 |
4.3.2 营养盐要素分析与预测 | 第67-70页 |
4.3.3 重金属要素分析与预测 | 第70-80页 |
4.3.4 油类要素分析与预测 | 第80-83页 |
4.4 预测结果的评价 | 第83-85页 |
4.5 本章小节 | 第85-8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6-88页 |
5.1 结论 | 第86-87页 |
5.2 展望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