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世界各国企业经济论文--中国论文

入世背景下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研究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导论第9-14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9-11页
    1.2 有关定义和术语第11-14页
        1.2.1 跨国公司的内涵与特征第11页
        1.2.2 跨国经营的内涵与特征第11-12页
        1.2.3 跨国经营与跨国公司的关联第12-14页
2 企业跨国经营研究的相关理论综述第14-25页
    2.1 基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跨国经营理论第14-19页
        2.1.1 海默的特定优势论第14-15页
        2.1.2 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第15-16页
        2.1.3 内部化理论第16-17页
        2.1.4 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OIL Paradigm)第17页
        2.1.5 小岛清的边际产业理论第17-19页
    2.2 基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跨国经营理论第19-20页
        2.2.1 小规模技术理论第19页
        2.2.2 技术地方化理论第19-20页
        2.2.3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第20页
    2.3 基于全球化条件下的跨国经营理论第20-25页
        2.3.1 跨国化是全球化条件下企业成长的一般方式之一第20-21页
        2.3.2 “赢得优势论”替代“优势前提论”第21-22页
        2.3.3 企业跨国经营成长类型划分:先发展型与后发展型第22-25页
3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历史考察与现状分析第25-44页
    3.1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重大现实意义第25-33页
    3.2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成长历程第33-35页
    3.3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第35-38页
    3.4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第38-44页
4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影响第44-54页
    4.1 入世对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带来的机遇(积极影响)第44-46页
    4.2 入世对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带来的挑战(消极影响)第46-47页
    4.3 入世背景下,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优势分析第47-50页
        4.3.1 经济发展总量上的优势第47-48页
        4.3.2 企业的比较优势第48-50页
        4.3.3 国家宏观政策支持度的优势第50页
    4.4 入世背景下,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劣势分析第50-54页
5 企业跨国经营的国际借鉴第54-61页
    5.1 美国企业的跨国经营第54-55页
    5.2 法国企业的跨国经营第55-56页
    5.3 韩国企业的跨国经营第56-57页
    5.4 日本企业的跨国经营第57-58页
    5.5 美国、法国、韩国、日本四国对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借鉴第58-61页
6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选择第61-91页
    6.1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主体战略第61-63页
    6.2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投资区位战略第63-73页
        6.2.1 影响我国跨国经营投资区位选择的因素第64-66页
        6.2.2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投资区位选择策略第66-69页
        6.2.3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海外投资应重点考虑的几个区位第69-73页
    6.3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行业选择战略第73-80页
        6.3.1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行业分布现状第73-74页
        6.3.2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行业选择第74-80页
    6.4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市场进入战略第80-87页
        6.4.1 工贸联合的出口方式第81-82页
        6.4.2 新建独资的方式第82-83页
        6.4.3 新建合资的方式第83-84页
        6.4.4 组建战略联盟的方式第84-86页
        6.4.5 跨国购并的方式第86-87页
    6.5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融资战略第87-91页
        6.5.1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融资中存在的问题第87-88页
        6.5.2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融资战略构想第88-91页
7 促进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政策建议第91-96页
参考书目第96-101页
致谢第101-10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2-103页
丁敏硕士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03-104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方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以山东省和潍坊市为例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光缆线路实时巡检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