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代位权制度在国外的立法概况 | 第9-11页 |
二、代位权相关制度在我国的产生与发展 | 第11-15页 |
三、代位权的性质 | 第15-17页 |
四、代位权客体的构成要件 | 第17-21页 |
(一) 权利必须是能够构成债务人责任财产的权利 | 第17-18页 |
(二) 权利必须是财产性权利或与财产性权利相关 | 第18页 |
(三) 可代位行使的权利是现有的权利 | 第18-20页 |
(四) 权利必须是非专属于债务人本身的权利 | 第20-21页 |
五、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的客体范围的探讨 | 第21-33页 |
(一) 债权可以作为代位权的客体 | 第21-25页 |
(二) 物权能否为代位权的客体 | 第25-30页 |
1、所有权不能为代位权的客体 | 第25-26页 |
2、物权不能为代位权的客体 | 第26-27页 |
3、担保物权可为代位权的客体 | 第27-30页 |
(三) 诉讼上的权利不能为代位权的客体 | 第30-31页 |
(四) 公法上的债权不能作为代位权的客体 | 第31-32页 |
(五) 形成权不能作为代位权的客体 | 第32-33页 |
六、代位权的行使要件 | 第33-44页 |
(一) 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必须存在合法、确定的债权债务关系 | 第33-35页 |
(二) 债权人对债务人享有的债权已经到期 | 第35-36页 |
(三) 债务人须迟延履行其到期债务且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 | 第36-39页 |
(四) 债务人怠于行使权利对债权人造成了损害,债权人有保全债权的必要 | 第39-41页 |
(五) 债务人的债权不是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 | 第41-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