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电设备、电信设备论文--接收设备、无线电收音机论文

VXI总线宽带数字化监测接收机方案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8-13页
    1.1 课题背景第8页
    1.2 频谱监测概述第8-10页
        1.2.1 频谱监测的目的第8-9页
        1.2.2 频谱监测站第9-10页
    1.3 软件无线电技术在监测接收机中的应用第10-12页
        1.3.1 软件无线电的特点第10-11页
        1.3.2 软件无线电的关键技术第11-12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2-13页
第2章 VXI总线宽带数字化监测接收机总体方案第13-25页
    2.1 监测接收机的特点发展趋势第13-15页
        2.1.1 监测接收机的特点第13-14页
        2.1.2 监测接收机的发展趋势第14-15页
    2.2 VXI总线测试系统第15-19页
        2.2.1 VXI总线的基础——GPIB和VME总线第15-16页
        2.2.2 VXI总线的特点第16页
        2.2.3 VXI总线系统的硬件结构第16-19页
    2.3 VXI监测接收机系统方案第19-23页
        2.3.1 方案概述第19-22页
        2.3.2 VXI3570接收机结构和特点第22-23页
        2.3.3 零槽控制器E8491b第23页
    2.4 本章小结第23-25页
第3章 监测接收机采样方案第25-34页
    3.1 系统采样率第25-28页
        3.1.1 带通采样定理第25-26页
        3.1.2 本系统采样率第26-28页
        3.1.3 采样持续时间第28页
    3.2 抗混滤波器第28-31页
    3.3 AD模块分析第31-33页
        3.3.1 AD转换器的性能指标第31-32页
        3.3.2 E1437a的原理和性能第32-33页
        3.3.3 采样时钟第33页
    3.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4章 零中频前信号处理理论和实现第34-44页
    4.1 信号的解析理论和正交分解第34-35页
        4.1.1 信号的解析表示第34页
        4.1.2 带通信号复数下变频第34-35页
    4.2 监测接收机零中频处理第35-38页
        4.2.1 复数下变频方法第35-36页
        4.2.2 监测接收机零中频处理流程第36-38页
    4.3 信号时域处理第38-43页
        4.3.1 信号插值第38-41页
        4.3.2 时域重构的实现第41-43页
    4.4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5章 FFT频谱分析第44-59页
    5.1 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第44-48页
        5.1.1 模拟域方法第44-45页
        5.1.2 DFT处理与信号FT处理的关系第45-46页
        5.1.3 FFT功率谱估计第46-47页
        5.1.4 参数模型功率谱估计第47-48页
    5.2 FFT谱估计性能分析第48-56页
        5.2.1 FFT功率谱估计的频率分辨率第48-50页
        5.2.2 FFT长度对功率谱噪声基底的影响第50-51页
        5.2.3 时域加窗减小频谱泄漏旁瓣第51-53页
        5.2.4 FFT功率谱估计的统计质量第53-54页
        5.2.5 提高FFT谱估计统计质量的方法第54-56页
        5.2.6 FFT谱估计置信区间第56页
    5.3 监测接收机FFT谱估计信号处理方案第56-57页
    5.4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6章 多处理器算法初步研究第59-68页
    6.1 监测接收机数字信号处理计算量分析第59-60页
    6.2 多DSP处理的算法分解第60-65页
        6.2.1 多DSP处理的两种形式第60-61页
        6.2.2 FIR滤波器的多相结构第61页
        6.2.3 多频段并行处理第61-65页
    6.3 监测接收机分频段方案分析第65-67页
    6.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7章 VXI系统的控制和软件结构第68-75页
    7.1 VXI plug&play标准和虚拟仪器软件结构第68-70页
        7.1.1 VXIplug&play的分层软件结构第68-69页
        7.1.2 VISA的结构特点第69页
        7.1.3 仪器驱动程序结构第69-70页
    7.2 VXI总线监测接收机控制软件结构第70-74页
        7.2.1 本系统仪器程序控制方法第70-71页
        7.2.2 监测接收机控制程序结构分析第71-74页
    7.3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结论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79页
附录第79-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脸跟踪和任意光照下的人脸动画
下一篇:自然·女性·种族—《秀拉》《金色笔记》的生态女性主义之花--Ecofeminist Flowers in Sula and The Golden Not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