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0页 |
1.1 选题缘由 | 第14-16页 |
1.2 前期研究成果综述 | 第16-24页 |
1.2.1 关于电影批评理论和批评史的研究 | 第16-18页 |
1.2.2 关于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呈现的新问题研究 | 第18-22页 |
1.2.3 关于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本身存在问题的反思 | 第22-23页 |
1.2.4 本文对前期研究成果的简要分析 | 第23-24页 |
1.3 研究目的及方法 | 第24-25页 |
1.3.1 本文研究目的 | 第24页 |
1.3.2 本文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1.4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 第25-30页 |
1.4.1 本文研究意义 | 第25-27页 |
1.4.2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7-30页 |
第2章 电影批评遭遇新媒体 | 第30-54页 |
2.1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 第30-42页 |
2.1.1 新媒体与新媒体时代 | 第31-36页 |
2.1.2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表征 | 第36-42页 |
2.2 关于电影批评 | 第42-48页 |
2.2.1 什么是电影批评 | 第42-43页 |
2.2.2 传统电影批评的特点 | 第43-46页 |
2.2.3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新变 | 第46-48页 |
2.3 强势发展的新媒体批评对电影批评的影响 | 第48-54页 |
2.3.1 向多媒体化发展——对电影批评载体的影响 | 第48-50页 |
2.3.2 向大众演化——对电影批评主体的影响 | 第50-52页 |
2.3.3 向娱乐拓展——对电影批评功能的影响 | 第52-54页 |
第3章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传达与接受方式的演化 | 第54-62页 |
3.1 电影批评传播的技术语境凸显 | 第54-56页 |
3.2 新媒体引发的电影批评传达与接受形式的变革 | 第56-59页 |
3.2.1 从点对面到互文本的传播形态 | 第56-57页 |
3.2.2 从纸质传播到一键式发出的信息发布 | 第57-58页 |
3.2.3 从整体接受到碎片化阅读的信息接受 | 第58-59页 |
3.3 电影批评传播形式变革对影评的影响 | 第59-62页 |
第4章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主体的变迁 | 第62-91页 |
4.1 批评主体构成与批评新秩序 | 第62-74页 |
4.1.1 大众的喧嚣 | 第62-66页 |
4.1.2 知识分子的言说 | 第66-69页 |
4.1.3 职业影评人的发声 | 第69-74页 |
4.2 批评主体的群体特征 | 第74-82页 |
4.2.1 个性化的批评主体 | 第74-75页 |
4.2.2 隐藏的批评者与静默的批评者 | 第75-79页 |
4.2.3 群体聚集的批评者 | 第79-82页 |
4.3 批评主体身份和话语权的分析 | 第82-88页 |
4.3.1 批评者、娱乐记者与网络推手 | 第82-85页 |
4.3.2 话语权背后的权力与资本逻辑 | 第85-88页 |
4.4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主体变迁剖析 | 第88-91页 |
第5章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话语的流变 | 第91-115页 |
5.1 批评话语的解构 | 第92-98页 |
5.1.1 网络语言对传统批评话语的解构 | 第92-94页 |
5.1.2 碎片化语言对整体性权威型话语的冲击 | 第94-96页 |
5.1.3 话语的含混与意义的游移 | 第96-98页 |
5.2 建构中的多元批评话语构成 | 第98-105页 |
5.2.1 主流意识形态的官方话语 | 第99-100页 |
5.2.2 理性深思的专业话语 | 第100-103页 |
5.2.3 喧嚣的情绪化的大众话语 | 第103-105页 |
5.3 多种批评话语的交织 | 第105-111页 |
5.3.1 民间批评话语与专业批评话语的融汇 | 第105-109页 |
5.3.2 西方话语的介入与民族性话语的建设 | 第109-111页 |
5.4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话语流变相关问题思索 | 第111-115页 |
第6章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的文本范式及样态转变 | 第115-133页 |
6.1 电影批评范式及范式演化 | 第115-125页 |
6.1.1 批评范式与电影批评范式 | 第115-117页 |
6.1.2 传统批评范式的权威性消解 | 第117-121页 |
6.1.3 多元批评范式的兴起 | 第121-125页 |
6.2 电影批评样态的多元扩展 | 第125-130页 |
6.2.1 从文字批评向视听批评的样态延申 | 第125-127页 |
6.2.2 从总体性批评向微碎化批评的样态扩充 | 第127-129页 |
6.2.3 从延时批评向即时批评的样态拓展 | 第129-130页 |
6.3 对电影批评范式探索与样态扩展的审视 | 第130-133页 |
第7章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建设的思考 | 第133-155页 |
7.1 新媒体技术变革之于当下电影批评建设 | 第133-138页 |
7.1.1 交互传播与主体泛化下的批评重构 | 第133-136页 |
7.1.2 移动终端与大数据支持下的批评重构 | 第136-138页 |
7.2 当下电影批评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于批评建设 | 第138-145页 |
7.2.1 批评标准的多元混杂与批评标准的确立 | 第138-140页 |
7.2.2 批评理论的碎片化与批评理论的新建 | 第140-143页 |
7.2.3 新媒体批评的道德失序与批评的道德再察 | 第143-145页 |
7.3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建设的总体性构想 | 第145-155页 |
7.3.1 确立主流批评的原则标准,扩大主流批评的影响力 | 第145-149页 |
7.3.2 规范非专业批评的发展,强化专业与非专业批评的共生 | 第149-151页 |
7.3.3 适时制定电影批评的法律法规,加强机制性建构 | 第151-155页 |
结语:媒体融合发展下电影批评的机遇与使命 | 第155-158页 |
参考文献 | 第158-176页 |
致谢 | 第176-17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178-1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