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11-13页 |
1.2 论文研究目标 | 第13-14页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 | 第14-15页 |
1.4 论文研究目标 | 第15页 |
1.4.1 理论意义 | 第15页 |
1.4.2 实际意义 | 第15页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5-18页 |
第二章 业务过程协同建模综述 | 第18-27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业务过程协同建模方法综述 | 第18-22页 |
2.2.1 基于过程的业务过程协同建模方法 | 第18-20页 |
2.2.2 基于角色的业务过程协同建模方法 | 第20-22页 |
2.3 业务过程协同形式建模综述 | 第22-24页 |
2.3.1 基于Petri网的业务过程协同建模 | 第22-23页 |
2.3.2 基于进程代数的业务过程协同建模 | 第23-24页 |
2.3.3 基于Petri网和进程代数的业务过程协同建模 | 第24页 |
2.4 业务过程协同形式验证效率综述 | 第24-25页 |
2.5 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相关研究基础 | 第27-34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业务过程协同的基本概念 | 第27页 |
3.3 Petri网及跨组织工作流网 | 第27-30页 |
3.4 通信系统演算 | 第30-31页 |
3.5 随机回报网 | 第31页 |
3.6 通信顺序程序 | 第31-33页 |
3.7 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代理端+盟主端”业务过程协同模型 | 第34-57页 |
4.1 引言 | 第34页 |
4.2 业务过程协同模型 | 第34-40页 |
4.2.1 “代理端+盟主端”业务过程协同模型 | 第34-38页 |
4.2.2 “代理端+盟主端”业务过程协同模型软件体系结构层定义 | 第38-40页 |
4.3 协同模型中软件体系结构层的确定 | 第40-45页 |
4.3.1 参与组织模糊聚类 | 第41-42页 |
4.3.2 基于熵的代理确定及参与组织划分 | 第42-43页 |
4.3.3 实验说明 | 第43页 |
4.3.4 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4.4 协同模型软件体系结构层性能分析 | 第45-56页 |
4.4.1 消息通信模型 | 第45-52页 |
4.4.2 性能指标 | 第52页 |
4.4.3 性能仿真及分析 | 第52-56页 |
4.5 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协同过程建模与分析 | 第57-75页 |
5.1 引言 | 第57页 |
5.2 协同过程的形式化描述 | 第57-67页 |
5.2.1 组织参与协同模式的形式化描述 | 第58-59页 |
5.2.2 组织协同通信模式的形式化描述 | 第59-63页 |
5.2.3 组织切换模式的形式化描述 | 第63-65页 |
5.2.4 基于ECA规则以模式组合描述的协同过程 | 第65-67页 |
5.3 协同过程的形式验证与分析 | 第67-74页 |
5.3.1 组织参与协同模式的形式验证 | 第68-69页 |
5.3.2 组织协同通信模式的形式验证 | 第69-70页 |
5.3.3 组织切换模式的形式验证 | 第70-74页 |
5.4 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协同可用性建模与分析 | 第75-94页 |
6.1 引言 | 第75-76页 |
6.2 数据恢复通用模型 | 第76-77页 |
6.3 基于数据恢复的协同可用性建模 | 第77-82页 |
6.3.1 协同可用性模型 | 第78-80页 |
6.3.2 性能指标 | 第80页 |
6.3.3 性能仿真及分析 | 第80-82页 |
6.4 数据恢复策略建模与分析 | 第82-92页 |
6.4.1 数据恢复策略模型 | 第82-84页 |
6.4.2 恢复策略描述及性能指标 | 第84-89页 |
6.4.3 性能仿真及分析 | 第89-92页 |
6.5 小结 | 第92-94页 |
第七章 基于Petri网和进程代数建模业务过程协同的方法 | 第94-118页 |
7.1 引言 | 第94-97页 |
7.1.1 业务过程协同建模领域的主要问题 | 第94-96页 |
7.1.2 解决方法 | 第96-97页 |
7.2 基于Petri网的业务过程模型 | 第97-100页 |
7.2.1 协同模型组织层中业务过程协同 | 第97页 |
7.2.2 业务过程模型 | 第97-100页 |
7.3 基于BPPA的业务过程代数 | 第100-117页 |
7.3.1 业务过程进程代数 | 第100-104页 |
7.3.2 业务过程模型的代数性质 | 第104-108页 |
7.3.3 业务过程模型代数语义 | 第108-111页 |
7.3.4 业务过程模型观察行为代数语义 | 第111-117页 |
7.4 小结 | 第117-118页 |
第八章 业务过程模型的抽取 | 第118-136页 |
8.1 引言 | 第118-119页 |
8.2 从业务过程模型抽取公共过程 | 第119-131页 |
8.2.1 基本块定义 | 第119-122页 |
8.2.2 抽取规则 | 第122-131页 |
8.3 实验与分析 | 第131-135页 |
8.3.1 实验说明 | 第131-132页 |
8.3.2 供应链网络建模 | 第132-133页 |
8.3.3 模型分析 | 第133-135页 |
8.4 小结 | 第135-136页 |
第九章 业务过程协同并行建模与分析 | 第136-153页 |
9.1 引言 | 第136-137页 |
9.2 业务过程协同的并行构建 | 第137-146页 |
9.2.1 业务过程模型间依赖性分析 | 第137-141页 |
9.2.2 协同业务过程模型构建 | 第141-146页 |
9.3 实验与分析 | 第146-152页 |
9.3.1 实验说明 | 第146-150页 |
9.3.2 模型分析 | 第150-152页 |
9.4 小结 | 第152-153页 |
第十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53-156页 |
10.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153-154页 |
10.2 不足及未来工作 | 第154-156页 |
参考文献 | 第156-163页 |
致谢 | 第163-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