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机械论文--采掘机械论文--地下采掘机械论文

悬臂式掘进机截割头截齿排列的优化设计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悬臂式掘进机的分类及结构组成第9-10页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1-14页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17页
第二章 截割头载荷的数学模型第17-25页
    2.1 截割头的基本组成第17-19页
        2.1.1 截割头体的形状第17-18页
        2.1.2 截齿和齿座的形状第18-19页
        2.1.3 其它部分第19页
    2.2 截割头载荷的数学模型第19-24页
        2.2.1 截割头受力情况分析第19-21页
        2.2.2 截割头载荷的数学模型第21-24页
        2.2.3 截割头载荷波动的评价第24页
    2.3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截割头截割煤岩显式非线性动力分析第25-81页
    3.1 截割头和煤岩 3D 模型的建立第25-28页
        3.1.1 截割头 3D 模型的建立第25-28页
        3.1.2 煤岩 3D 模型的建立第28页
    3.2 截割头截割煤岩显式非线性动力分析的建立第28-36页
        3.2.1 分析程序的选择第28-29页
        3.2.2 3D 模型无缝连接的导入第29-30页
        3.2.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0-31页
        3.2.4 网格的划分第31-32页
        3.2.5 PART 号的创建第32-33页
        3.2.6 接触的定义第33-34页
        3.2.7 初始条件的设定第34页
        3.2.8 边界条件的定义第34-35页
        3.2.9 求解与求解的控制第35-36页
    3.3 LS-PREPOST 后处理第36-77页
        3.3.1 后处理程序的选择第36页
        3.3.2 截割头横切工况时受力数值的提取第36-57页
        3.3.3 截割头钻进工况时数值的提取第57-77页
    3.4 截割头两种工况时受力分析第77-79页
        3.4.1 截割头横切工况时受力分析第77-78页
        3.4.2 截割头钻进工况时受力分析第78-79页
    3.5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第四章 截齿排列的优化第81-97页
    4.1 截齿排列优化的目的第81页
    4.2 截齿排列优化的理论依据第81-83页
    4.3 截齿截线间距的优化第83-91页
        4.3.1 圆柱段截齿截线间距的优化第84-85页
        4.3.2 圆锥段截齿截线间距的优化第85-90页
        4.3.3 球冠段截齿截线间距的优化第90-91页
        4.3.4 优化前、后的截齿截线间距第91页
    4.4 优化后截割头截割煤岩显式非线性动力分析第91-94页
    4.5 本章小结第94-97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97-99页
    5.1 结论第97-98页
    5.2 展望第98-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3页
致谢第103-10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液体磁性磨具的制备及物理性能研究
下一篇:离心滚磨光整加工改善钛合金抗疲劳性能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