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愈功能的企业安全管理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6页 |
1.1 国内安全管理的现状 | 第11-15页 |
1.2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20页 |
1.2.1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5-18页 |
1.2.2 论文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24页 |
1.3.1 国外组织理论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1.3.2 我国组织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1.4 论文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4-26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24-2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第2章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6-42页 |
2.1 有关自愈功能、自组织的基本理论 | 第26-29页 |
2.1.1 自愈,自组织的内涵 | 第26页 |
2.1.2 自组织理论体系 | 第26-29页 |
2.2 系统和复杂系统的基本理论 | 第29-32页 |
2.2.1 系统、复杂系统的内涵 | 第29-30页 |
2.2.2 复杂系统自组织发展的特性分析 | 第30-32页 |
2.3 企业安全管理系统 | 第32-34页 |
2.3.1 企业安全管理系统的一般性特征 | 第32页 |
2.3.2 企业安全管理系统的自组织特性 | 第32-34页 |
2.4 企业安全管理自组织体系构建的条件和方法 | 第34-42页 |
2.4.1 企业安全管理自组织体系的基本构架 | 第34-35页 |
2.4.2 企业安全管理系统自组织发展的条件 | 第35-37页 |
2.4.3 企业安全管理系统自组织发展的动力 | 第37-39页 |
2.4.4 企业安全管理系统自组织发展的途径 | 第39-40页 |
2.4.5 企业安全管理系统自组织发展的图景 | 第40-42页 |
第3章 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以及量化评估 | 第42-62页 |
3.1 安全管理系统构成要素的选取 | 第42-47页 |
3.1.2 NOSA安全五星评级系统 | 第44-45页 |
3.1.3 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 | 第45-47页 |
3.2 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 第47-49页 |
3.2.1 几种安全管理体系的对比分析 | 第47页 |
3.2.2 基于现代事故致因理论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 第47-49页 |
3.3 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评估标准 | 第49-52页 |
3.4 安全管理体系指标权重的确立 | 第52-57页 |
3.4.1 一级指标权重的确立 | 第52-55页 |
3.4.2 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55-57页 |
3.5 企业安全管理水平质量的评估 | 第57-62页 |
3.5.1 集对分析理论 | 第57-58页 |
3.5.2 企业安全管理评估模型的建立 | 第58-59页 |
3.5.3 差异度分量、差异不确定分量系数的确定 | 第59页 |
3.5.4 安全管理水平质量等级评定方法 | 第59-60页 |
3.5.5 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动态分析 | 第60-62页 |
第4章 企业安全管理诊断 | 第62-68页 |
4.1 企业安全管理诊断的概念及分类 | 第62-63页 |
4.2 企业安全管理诊断项目划分 | 第63-64页 |
4.3 企业安全管理诊断程序 | 第64-65页 |
4.4 安全管理诊断工具及办法 | 第65-66页 |
4.5 企业安全管理诊断分析计算方法 | 第66-68页 |
第5章 实例验证及应用 | 第68-75页 |
5.1 背景简介 | 第68页 |
5.2 安全管理质量评估 | 第68-71页 |
5.3 安全管理诊断 | 第71-75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