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夜视可见光与红外图像融合及彩色化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夜视图像融合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彩色夜视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5-16页
    1.5 论文的章节安排第16-18页
第2章 夜视图像融合方法概述第18-26页
    2.1 基于非多尺度分解的图像融合方法第18-20页
        2.1.1 简单的图像融合方法第18页
        2.1.2 基于PCA的图像融合方法第18-19页
        2.1.3 基于HIS的图像融合方法第19-20页
    2.2 基于多分辨率分析的图像融合方法第20-24页
        2.2.1 基于Pyramid的图像融合方法第20页
        2.2.2 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第20-21页
        2.2.3 小波的分解与重构第21-24页
    2.3 本章小结第24-26页
第3章 夜视图像的彩色化算法概述第26-34页
    3.1 彩色空间基础知识第26-31页
        3.1.1 几种常见的彩色空间模型第26-28页
        3.1.2 不同彩色空间模型的转换第28-31页
    3.2 非交互式的夜视彩色方法第31-33页
        3.2.1 伪彩色的上色算法第31-32页
        3.2.2 基于彩色模型的彩色传递方法第32-33页
    3.3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4章 改进的夜视图像彩色融合算法第34-52页
    4.1 基于NSCT的图像融合方案第34-39页
        4.1.1 NSCT变换的基本原理第35-37页
        4.1.2 低频子带融合策略第37-38页
        4.1.3 高频子带融合策略第38-39页
    4.2 图像融合效果评价第39-43页
        4.2.1 图像融合效果的客观评价第39-41页
        4.2.2 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第41-43页
    4.3 基于NSCT-SF-PCNN的自适应融合方法第43-46页
        4.3.1 PCNN模型第43-44页
        4.3.2 改进的自适应图像融合算法第44-46页
    4.4 灰度融合图像的彩色化方案第46-49页
        4.4.1 彩色参考图像数据集的建立原则第46-47页
        4.4.2 lαβ彩色传递技术的最优l分量设计第47页
        4.4.3 基于YUV空间的快速彩色传递第47-49页
    4.5 序列图像的快速彩色融合方法第49-51页
    4.6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5章 融合实验分析及系统实现第52-64页
    5.1 夜视可见光与红外图像融合实验第52-59页
        5.1.1 不同小波基的融合效果对比分析第53-55页
        5.1.2 融合效果对比分析第55-59页
    5.2 彩色融合方案的实验第59-62页
    5.3 彩色融合系统的实现第62-63页
    5.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结论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致谢第68-69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犬瘟热血清学调查与免疫程序优化
下一篇:任务型教学与中学英语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