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4-16页 |
第2章 资料和方法 | 第16-23页 |
2.1 病例资料 | 第16-17页 |
2.1.1 研究对象 | 第16页 |
2.1.2 观察组入选及排除标准 | 第16-17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7-21页 |
2.2.1 胃镜检查 | 第17页 |
2.2.2 血清 H.pylori-IgG 抗体 | 第17-18页 |
2.2.3 血清胃泌素 17 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 第18-19页 |
2.2.4 胃蛋白酶原 I 检检测 | 第19页 |
2.2.5 尿素(13C)呼气试验 | 第19-20页 |
2.2.6 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标准 | 第20页 |
2.2.7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方案 | 第20页 |
2.2.8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是否成功的判断标准 | 第20-21页 |
2.2.9 实验仪器、试剂及药物 | 第21页 |
2.2.10 研究技术路线图(图 2.1) | 第21页 |
2.3 统计方法 | 第21-23页 |
第3章 结果 | 第23-33页 |
3.1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慢性萎缩性胃炎三组间 HP感染情况 | 第23-24页 |
3.2 感染幽门螺杆菌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三组间根除治疗成功率 | 第24-25页 |
3.3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对照组间血清胃泌素 17 和胃蛋白酶原水平 | 第25-27页 |
3.4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血清胃泌素含量及胃蛋白酶原的含量的影响 | 第27-29页 |
3.5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前后观察组各亚组血清胃泌素 17 的变化 | 第29-30页 |
3.6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前后观察组各亚组血清胃蛋白酶原的变化 | 第30-33页 |
第4章 讨论 | 第33-38页 |
第5章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4页 |
文献综述 | 第44-51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