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 第12-24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1.1 依恋理论及依恋风格概述 | 第12-17页 |
1.1.1 依恋理论的提出及发展 | 第12-13页 |
1.1.2 依恋风格和依恋内部工作模型 | 第13-15页 |
1.1.3 依恋风格评估方法 | 第15-17页 |
1.2 沙盘游戏发展简史及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1.2.1 沙盘游戏治疗的形成和发展 | 第17-18页 |
1.2.2 沙盘游戏的研究与应用 | 第18-20页 |
1.2.3 沙盘游戏作为依恋风格研究工具的适宜性 | 第20-22页 |
2 问题提出 | 第22-24页 |
2.1 研究问题 | 第22页 |
2.2 研究难点 | 第22-23页 |
2.3 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第二部分 不同依恋风格大学生的沙盘游戏特征 | 第24-65页 |
1 研究目的 | 第24页 |
2 研究假设 | 第24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4-27页 |
3.1 被试选取 | 第24页 |
3.2 研究工具 | 第24-25页 |
3.3 研究程序 | 第25-27页 |
3.3.1 沙盘游戏程序 | 第25-27页 |
3.3.2 统计分析 | 第27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7-65页 |
4.1 沙盘游戏内容的分析 | 第27-37页 |
4.1.1 沙盘游戏主题特征 | 第27-31页 |
4.1.2 沙具的使用 | 第31-33页 |
4.1.3 沙盘情景分析 | 第33页 |
4.1.4 画面呈现的事件类型及主观感受 | 第33-34页 |
4.1.5 自我像和人物关系 | 第34-36页 |
4.1.6 房屋的数量及类型 | 第36-37页 |
4.2 沙盘游戏过程分析 | 第37-41页 |
4.2.1 四类被试沙盘游戏过程的时长及连贯性 | 第37-38页 |
4.2.2 四类被试与研究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及过程中的互动 | 第38-40页 |
4.2.3 四类被试动沙的程度 | 第40-41页 |
4.3 沙盘游戏中被试叙事的分析 | 第41-59页 |
4.3.1 四类被试叙事部分的记录 | 第41页 |
4.3.2 四类被试叙事部分的分析 | 第41-59页 |
4.4 研究结论 | 第59-63页 |
4.5 研究的创新、不足与展望 | 第63-65页 |
注释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附录 | 第70-75页 |
后记 | 第75-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