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5页 |
第2章 综述 | 第15-34页 |
2.1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 | 第15-17页 |
2.1.1 Luminal A 型的分子病理学特征 | 第16页 |
2.1.2 Luminal B 型的分子病理学特征 | 第16-17页 |
2.1.3 HER2 过表达型的分子病理学特征 | 第17页 |
2.1.4 BLBC 型的分子病理学特征 | 第17页 |
2.2 三阴乳腺癌的概念及其与基底样乳腺癌的关系 | 第17-18页 |
2.3 三阴乳腺癌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病理特征 | 第18页 |
2.4 三阴乳腺癌分型的研究进展 | 第18-22页 |
2.4.1 Prat 提出的三阴乳腺癌分型 | 第18-19页 |
2.4.2 Lehmann 提出的三阴乳腺癌分型 | 第19-21页 |
2.4.3 两种分型的区别与联系 | 第21页 |
2.4.4 三阴乳腺癌分型对个体化治疗的指导意义 | 第21-22页 |
2.5 三阴乳腺癌新的治疗靶点 | 第22-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4页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第34-38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34页 |
3.2 方法 | 第34-37页 |
3.2.1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评分 | 第34-35页 |
3.2.2 三阴乳腺癌的免疫组化分类说明 | 第35-37页 |
3.3 数据处理 | 第37-38页 |
第4章 结果 | 第38-58页 |
4.1 三阴乳腺癌与非三阴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比较 | 第38-42页 |
4.2 三阴乳腺癌的免疫组化法分类 | 第42-45页 |
4.3 各亚型无复发生存与乳腺癌特异性生存 | 第45-50页 |
4.4 化疗对各亚型的不同影响 | 第50-52页 |
4.5 三阴乳腺癌亚型与非三阴乳腺癌亚型的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比较 | 第52-58页 |
第5章 讨论 | 第58-63页 |
5.1 基底样三阴乳腺癌亚型 | 第58-59页 |
5.2 雄激素受体阳性三阴乳腺癌亚型 | 第59-60页 |
5.3 CD44+CD24~(-/low) 表型三阴乳腺癌亚型 | 第60-61页 |
5.4 免疫组化分类法指导化疗的临床意义 | 第61-6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作者简介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