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4-5页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11-12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13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3-16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3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2.2.1 仪器设备 | 第13页 |
2.2.2 检查方法 | 第13-14页 |
2.2.3 内镜治疗方法 | 第14页 |
2.2.4 病理学检查方法 | 第14-15页 |
2.3 统计学方法 | 第15-16页 |
第3章 结果 | 第16-20页 |
3.1 一般资料 | 第16页 |
3.2 内镜检查 | 第16-17页 |
3.2.1 内镜表现 | 第16-17页 |
3.2.2 EUS 表现 | 第17页 |
3.3 内镜治疗 | 第17-18页 |
3.3.1 两种治疗方法的并发症比较 | 第17页 |
3.3.2 两种治疗方法术后病理学切缘累及阳性率的比较 | 第17-18页 |
3.3.3 不同累及层次病变两种治疗方法的完整切除率比较 | 第18页 |
3.4 病理结果 | 第18-19页 |
3.5 随访 | 第19-20页 |
第4章 讨论 | 第20-24页 |
4.1 直肠类癌的临床特点 | 第20页 |
4.2 直肠类癌的诊断方法 | 第20-21页 |
4.3 直肠类癌的治疗方法 | 第21-24页 |
第5章 结论 | 第24-25页 |
第6章 综述 | 第25-41页 |
6.1 历史回顾/引言 | 第25页 |
6.2 流行病学 | 第25-26页 |
6.3 临床特点 | 第26-28页 |
6.4 分级及分期 | 第28-29页 |
6.5 诊断和评价 | 第29-32页 |
6.6 治疗 | 第32-39页 |
6.6.1 概述 | 第32-33页 |
6.6.2 局部病变的治疗 | 第33-38页 |
6.6.3 区域或远处转移的治疗 | 第38-39页 |
6.7 结论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52页 |
附图 | 第52-53页 |
作者简介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