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疾论文--家畜论文--猪论文

四川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病血清学调查及HPS野外分离株的ERIC-PCR指纹图谱分析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符号说明第9-13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3-24页
    1 副猪嗜血杆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第14-16页
        1.1 病原学研究第14-15页
        1.2 HPS分离鉴定与培养的研究第15-16页
        1.3 细菌菌体结构的研究第16页
    2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分型方法研究第16-18页
        2.1 血清型分型的研究第16-17页
        2.2 基因分型的研究第17-18页
    3 副猪嗜血杆菌耐药性研究第18-19页
        3.1 细菌耐药性检测技术第18页
        3.2 副猪嗜血杆菌耐药性研究第18-19页
    4 副猪嗜血杆菌动物感染实验研究第19-20页
        4.1 仔猪感染试验第19-20页
        4.2 其他动物感染实验第20页
    5 副猪嗜血杆菌病诊断方法研究第20-21页
        5.1 流行病学诊断第20页
        5.2 临床诊断第20-21页
        5.3 血清学诊断第21页
        5.4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第21页
        5.5 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第21页
    6 副猪嗜血杆菌疫苗研究第21-23页
        6.1 灭活疫苗第21-22页
        6.2 亚单位疫苗第22页
        6.3 基因缺失疫苗第22-23页
    7 展望第23-24页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第24-42页
    第一章 四川地区HPS病血清学调查第24-30页
        1 材料第24-25页
            1.1 血清样品第24页
            1.2 生物材料第24页
            1.3 主要试剂第24页
            1.4 ELISA试验所需溶液第24页
            1.5 主要仪器第24-25页
        2 实验方法第25页
            2.1 超声破碎抗原的制备第25页
            2.2 间接ELISA操作步骤第25页
        3 结果第25-28页
            3.1 不同日龄猪副猪嗜血杆菌的感染情况第25-26页
            3.2 不同地区副猪嗜血杆菌感染情况第26-27页
            3.3 不同季节副猪嗜血杆菌感染情况第27-28页
        4 讨论第28-29页
        5 小结第29-30页
    第二章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分离株的ERIC-PCR指纹图谱分析第30-42页
        1 材料第30-31页
            1.1 病料来源第30页
            1.2 主要试剂第30页
            1.3 主要仪器第30页
            1.4 实验动物第30-31页
        2 方法第31-33页
            2.1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第31页
            2.2 革兰氏染色镜检第31页
            2.3 卫星试验及生化鉴定第31页
            2.4 分离菌株的PCR检测第31-32页
            2.5 PCR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检测第32页
            2.6 药敏试验第32页
            2.7 攻毒试验第32页
            2.8 菌种保存试验第32-33页
            2.9 分离株的ERIC-PCR指纹图谱分析第33页
                2.9.1 ERIC-PCR引物设计第33页
                2.9.2 ERIC-PCR模板的制备第33页
                2.9.3 ERIC-PCR反应条件第33页
        3 结果第33-39页
            3.1 患病猪的病理变化图片第33-34页
            3.2 菌落特征与细菌形态镜检结果第34-35页
            3.3 卫星试验结果第35页
            3.4 生化试验结果第35-36页
            3.5 分离菌株PCR鉴定结果第36页
            3.6 药敏试验结果第36-37页
            3.7 攻毒试验结果第37页
            3.8 菌种保存试验结果第37-38页
            3.9 分离株的ERIC-PCR指纹图谱分析结果第38-39页
        4 讨论第39-41页
            4.1 副猪嗜血杆菌分离鉴定第39-40页
            4.2 分离株的ERIC-PCR指纹图谱分析第40-41页
        5 小结第41-42页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8页
致谢第48-49页
附录第49-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抵抗机制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p53和EAF2双敲除小鼠模型诱导前列腺癌形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