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农业信贷论文

农户非正规金融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成都周边区县200户农户的实证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导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相关概念界定第11-12页
        1.2.1 农户的定义第11-12页
        1.2.2 非正规金融的定义第12页
    1.3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4 研究方案第13-14页
        1.4.1 采用的研究方法第13页
        1.4.2 研究思路第13-14页
        1.4.3 技术路线第14页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第14-16页
        1.5.1 可能的创新点第14-15页
        1.5.2 不足之处第15-16页
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6-21页
    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6-17页
        2.1.1 关于非正规金融理论的研究第16页
        2.1.2 关于农户借贷行为的研究第16-17页
        2.1.3 关于农户非正规金融借贷影响因素的研究第17页
    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7-19页
        2.2.1 关于非正规金融的研究第17-18页
        2.2.2 关于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第18-19页
    2.3 文献述评第19-21页
3 理论基础第21-24页
    3.1 金融抑制理论第21页
    3.2 社会交换理论第21-22页
    3.3 非正规金融优势理论第22页
    3.4 经济行为理论第22-24页
4 成都周边区县农户借贷基本情况描述第24-33页
    4.1 成都地区总体情况说明第24-25页
    4.2 成都周边地区农户基本情况说明第25-27页
    4.3 成都周边地区农户借贷情况说明第27-31页
        4.3.1 农户借贷构成情况及原因说明第27-29页
        4.3.2 农户借贷成本情况说明第29页
        4.3.3 农户借贷资金用途情况说明第29-30页
        4.3.4 农户负债以及借贷资金偿还情况说明第30-31页
    4.4 本章小结第31-33页
5 农户非正规金融借贷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第33-48页
    5.1 理论假设与变量的选取、定义第33-36页
    5.2 因子分析第36-41页
        5.2.1 因子分析的概念与检测第36-37页
        5.2.2 主成份分析第37-41页
        5.2.3 权重测算第41页
    5.3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第41-46页
        5.3.1 回归分析的定义与模型选择第41-42页
        5.3.2 变量的筛选与多重共线性检验第42-45页
        5.3.3 回归结果第45-46页
    5.4 本章小结第46-48页
6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第48-54页
    6.1 主要结论第48-49页
    6.2 政策建议第49-54页
        6.2.1 政府应建立健全相应机制体制第49-52页
        6.2.2 完善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第52页
        6.2.3 提高农户福利水平,增强农户素质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9页
致谢第59-60页
附录 调查问卷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信息系统的采纳及其对敏捷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安全氛围溢出效应的研究--基于社会影响过程理论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