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论 | 第8-11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二、研究现状概述 | 第8-9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第一部分 受贿犯罪概述 | 第11-14页 |
一、腐败与腐败犯罪的概念 | 第11页 |
二、受贿罪与受贿犯罪的概念 | 第11-12页 |
三、腐败犯罪与受贿犯罪的关系 | 第12-14页 |
第二部分 近年来昆明市受贿犯罪的现状 | 第14-23页 |
一、近年来受贿犯罪的查处情况 | 第14-19页 |
二、近年来受贿犯罪的主要特点 | 第19-23页 |
第三部分 近年来昆明市受贿犯罪案件中的疑难问题分析 | 第23-29页 |
一、如何定性收受未办理产权过户手续的房屋 | 第23-25页 |
二、如何判定贿赂财物“私收公用”行为的性质 | 第25-26页 |
三、低买高卖房产形式的受贿认定 | 第26-29页 |
第四部分 受贿犯罪的危害及原因分析 | 第29-37页 |
一、受贿犯罪的危害 | 第29-32页 |
(一) 对经济的危害 | 第29-30页 |
(二) 对政治的危害 | 第30页 |
(三) 对社会发展的危害 | 第30-31页 |
(四) 对文化道德的危害 | 第31-32页 |
二、受贿犯罪的原因分析 | 第32-37页 |
(一) 受贿犯罪原因的特性 | 第32页 |
(二) 受贿犯罪的主观原因 | 第32-34页 |
(三) 受贿犯罪的客观原因 | 第34-35页 |
(四) 当前昆明市受贿犯罪存在的问题 | 第35-37页 |
第五部分 控制受贿犯罪案件的思考与建议 | 第37-46页 |
一、受贿犯罪的制度控制 | 第37-39页 |
(一) 强化部门协调控制受贿犯罪 | 第37页 |
(二) 强化受贿犯罪高发领域的合作打击 | 第37-38页 |
(三) 强化受贿犯罪治理的制度建设 | 第38-39页 |
二、受贿犯罪的综合治理对策 | 第39-42页 |
(一) 加强个人道德宣传引导 | 第39-40页 |
(二) 加强公民社会自主管理 | 第40页 |
(三) 加强信访和举报监督 | 第40页 |
(四) 关于昆明市完善职务犯罪侦查协作机制的建议 | 第40-42页 |
三、受贿犯罪的立法控制 | 第42-46页 |
(一) 完善司法制度 | 第42-43页 |
(二) 完善受贿犯罪的立法设计 | 第43-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