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灾备份与恢复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 绪论 | 第8-12页 |
| 1.1 灾难备份与恢复的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1.2 容灾备份与恢复平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12页 |
| 2 容灾备份与恢复设计中的概念与技术 | 第12-17页 |
| 2.1 RTO/RPO | 第12-15页 |
| 2.2 CDC技术 | 第15-17页 |
| 3 容灾备份与恢复平台的需求分析 | 第17-26页 |
| 3.1 容灾备份与恢复平台的现状描述与分析 | 第17-18页 |
| 3.2 灾备组织架构设计需求 | 第18-19页 |
| 3.2.1 灾备组织架构概述 | 第18-19页 |
| 3.2.2 灾备组织架构设计的目标原则 | 第19页 |
| 3.3 灾备运行管理工作内容及职能需求 | 第19-24页 |
| 3.4 容灾备份与恢复平台的需求 | 第24-26页 |
| 4 容灾备份与恢复平台设计 | 第26-44页 |
| 4.1 容灾备份与恢复平台的设计规划 | 第26-31页 |
| 4.1.1 CDC容灾平台供选架构 | 第27-28页 |
| 4.1.2 CDC容灾平台设计方案 | 第28-31页 |
| 4.2 容灾备份与恢复平台的设计 | 第31-44页 |
| 4.2.1 异地灾备端数据库的设计 | 第32-36页 |
| 4.2.2 容灾平台CDC备份设计 | 第36-40页 |
| 4.2.3 容灾平台恢复设计 | 第40-44页 |
| 5 容灾备份与恢复平台的实现 | 第44-50页 |
| 5.1 平台备份的实现 | 第44-45页 |
| 5.2 平台恢复的实现 | 第45-47页 |
| 5.3 平台分析 | 第47-50页 |
| 结论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