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预制梁柱构件工字钢连接力学性能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9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2页 |
1.2 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的应用现状 | 第12-16页 |
1.3 预制装配式结构节点的连接方式 | 第16-19页 |
1.4 预制装配式节点的研究现状 | 第19-26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3-26页 |
1.5 课题来源和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9页 |
1.5.1 课题来源 | 第26-27页 |
1.5.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第2章 钢筋混凝土梁柱钢化连接方法与设计 | 第29-52页 |
2.1 引言 | 第29页 |
2.2 钢筋混凝土梁柱钢化连接方法 | 第29-31页 |
2.3 钢筋混凝土梁柱工字钢连接节点设计 | 第31-50页 |
2.3.1.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强度 | 第33-37页 |
2.3.2 工字钢梁的强度 | 第37-41页 |
2.3.3 预制钢筋混凝土柱的强度 | 第41-43页 |
2.3.4 连接焊缝和预埋套管设计 | 第43-48页 |
2.3.5 连接弹性变形分析 | 第48-5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3章 工字钢连接节点的有限元分析 | 第52-71页 |
3.1 引言 | 第52页 |
3.2 损伤塑性模型理论 | 第52-56页 |
3.2.1 ABQUS混凝土材料本构关系 | 第53-54页 |
3.2.2 滞回规则 | 第54-55页 |
3.2.3 屈服准则和流动法则 | 第55-56页 |
3.3 结构的非线性 | 第56-57页 |
3.4 工字钢节点有限元模型 | 第57-61页 |
3.4.1 材料应力-应变曲线 | 第57页 |
3.4.2 工字钢节点的非线性参数 | 第57-58页 |
3.4.3 单元选择、网格划分及加载 | 第58-60页 |
3.4.4 约束条件 | 第60-61页 |
3.5 工字钢节点单调加载分析 | 第61-65页 |
3.5.1 单调位移加载应力云图 | 第61-63页 |
3.5.2 两种节点的力-位移曲线对比分析 | 第63-65页 |
3.6 工字钢节点往复加载分析 | 第65-70页 |
3.6.1 低周往复加载应力云图 | 第65-67页 |
3.6.2 滞回曲线 | 第67-70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4章 工字钢连接的参数分析和设计建议 | 第71-88页 |
4.1 引言 | 第71页 |
4.2 试件设计 | 第71-72页 |
4.3 工字钢截面抗弯承载力 | 第72-79页 |
4.3.1 单向加载应力云图 | 第72-74页 |
4.3.2 单向加载力—位移曲线 | 第74-75页 |
4.3.3 低周往复加载应力云图 | 第75-77页 |
4.3.4 低周往复加载滞回曲线 | 第77-78页 |
4.3.5 骨架曲线 | 第78-79页 |
4.4 工字钢的长度 | 第79-83页 |
4.4.1 低周往复加载应力云图 | 第79-80页 |
4.4.2 低周往复加载滞回曲线 | 第80-82页 |
4.4.3 骨架曲线 | 第82-83页 |
4.5 工字钢的高度 | 第83-87页 |
4.5.1 低周往复加载应力云图 | 第83-85页 |
4.5.2 低周往复加载滞回曲线 | 第85-86页 |
4.5.3 骨架曲线 | 第86-87页 |
4.6 工字钢连接的设计建议 | 第87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