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多中心治理视角下中部地区县域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研究--以安徽省阜南县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9-21页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2页
        (一)研究背景第9-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2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8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5-18页
    三、研究内容第18-19页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9-20页
        (一)研究思路第19页
        (二)研究方法第19-20页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第20-21页
        (一)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第20页
        (二)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第20-21页
第一章 中部地区县域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相关概念阐述第21-27页
    第一节 多中心治理概念第21-22页
    第二节 我国中部地区界定第22-23页
    第三节 县域政府概念第23页
    第四节 公共产品概念与分类第23-25页
    第五节 有效供给概念与界定第25-27页
第二章 中部地区县域公共产品供给内容与特征第27-40页
    第一节 建国以来中部地区县域公共产品供给内容第27-29页
        一、从建国到1978年中部地区县域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初步建立第27-28页
        二、从1978年到2004年中部地区县域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建设第28页
        三、2004 年以来中部地区县域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发展第28-29页
    第二节 建国以来中部地区县域公共产品供给特征第29-40页
        一、与我国东部地区县域公共产品供给现状的比较与区别第29-34页
        二、与我国西部地区县域公共产品供给现状的比较与区别第34-39页
        三、中部地区县域公共产品供给现状特征第39-40页
第三章 中部地区县域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分析第40-53页
    第一节 中部地区县域公共产品供给取得的成果第40-48页
        一、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断增加第40-42页
        二、公共产品供给内容更加丰富第42-46页
        三、公共产品供给制度逐步完善第46-47页
        四、公共产品供给管理日益规范第47-48页
    第二节 中部地区县域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第48-53页
        一、公共产品供给理念不先进第48-49页
        二、公共产品财政支持不充裕第49-50页
        三、公共产品供给结构不合理第50-51页
        四、公共产品供给模式不完善第51-53页
第四章 中部地区县域公共产品供给低效的原因分析第53-63页
    第一节 政府供给低效原因第53-57页
        一、政府供给理念存在误区第53-54页
        二、制度建设相对落后第54-57页
    第二节 市场企业供给低效原因第57-59页
        一、市场外部环境不完善第57-58页
        二、企业自身局限性第58-59页
    第三节 社会组织供给低效原因第59-63页
        一、社会组织发展滞后,数量和质量较低第59-60页
        二、公众参与不积极,公民意识薄弱第60-63页
第五章 中部地区县域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对策建议第63-74页
    第一节 多中心治理视角中部地区县域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前提第63-66页
        一、在制度上保障多元主体参与供给第63-64页
        二、切实转变政府角色,建立合适的领导体制第64页
        三、引进企业竞争体制,运用灵活并富有效率的市场机制第64-65页
        四、支持和鼓励社会组织发展壮大,构建公民参与体系第65-66页
    第二节 多中心治理视角中部地区县域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重点第66-67页
        一、创造一个公共服务、协商合作的政治环境第66页
        二、创造一个多元参与、规范管理的政策环境第66-67页
        三、创造一个优势互补、充满活力的社会环境第67页
    第三节 多中心治理视角中部地区县域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发展方向第67-70页
        一、政府权威型管理转向多元协商型治理第67-68页
        二、宏观单线条转向微观网格状第68页
        三、低效率转向高绩效第68-69页
        四、供给内部化转向合同外包化第69页
        五、政府全权负责转向多元风险共担第69-70页
    第四节 多中心治理视角中部地区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具体对策第70-74页
        一、加大对县域政府公共产品供给支持力度第70页
        二、公共产品供给县域财权事权相统一第70-71页
        三、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第71页
        四、拓宽公共产品供给信息渠道第71-72页
        五、公共产品程序分工精细化第72-73页
        六、完善公共产品供给评估和监督机制第73-74页
第六章 安徽省阜南县公共产品供给实证分析第74-81页
    第一节 安徽省阜南县概况第74页
    第二节 阜南县公共产品供给现状第74-78页
        一、阜南县公共产品供给成就第74-76页
        二、阜南县公共产品供给状况不足之处第76-78页
    第三节 安徽省阜南县公共产品多中心治理模式探索第78-81页
        一、建立充分体现农民需求的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第78-79页
        二、明确政府财政职能,建立公共产品供给的转移支付制度第79页
        三、鼓励企业和社会参与,建立多元化的供给主体结构第79页
        四、加强对公共资源使用的监督,在公共产品供给中引入竞争机制第79-81页
结语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6页
附录第86-9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90-91页
致谢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转型期公共恐慌事件研究
下一篇:我国非营利组织综合监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