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地理、土壤调查论文--土壤图论文

复杂地形区土壤属性制图--以玉树市土壤全碳为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文献综述第10-15页
        1.2.1 土壤属性制图的理论基础第10-11页
        1.2.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13页
        1.2.3 土壤制图方法进展第13-15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5页
    1.4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5 技术路线第16-17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第17-19页
    2.1 地理位置第17-18页
    2.2 社会经济第18-19页
第三章 数据处理与制图方法第19-31页
    3.1 数据及来源第19-25页
        3.1.1 野外样点的采样与实验室测试第19页
        3.1.2 植被指数第19-20页
        3.1.3 地貌类型第20-21页
        3.1.4 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壤类型第21-22页
        3.1.5 植被类型第22页
        3.1.6 成土母质第22-23页
        3.1.7 数字高程模型及其派生数据第23-25页
    3.2 数据处理和研究方法第25-28页
        3.2.1 数据预处理第25-26页
        3.2.2 方差分析第26-27页
        3.2.3 加权变量计算第27页
        3.2.4 回归分析第27-28页
        3.2.5 BP神经网络模型第28页
    3.3 软件与工具第28-31页
第四章 建模过程与制图结果第31-43页
    4.1 玉树市土壤全碳含量统计特征第31-32页
    4.2 ANOVA分析与加权变量第32-35页
    4.3 回归建模第35页
    4.4 BP神经网络建模第35-37页
    4.5 模型评估第37-38页
    4.6 变量重要性评估第38-40页
    4.7 土壤全碳预测制图第40-43页
第五章 讨论与分析第43-47页
    5.1 土壤全碳制图中的加权变量第43页
    5.2 基于ArcGIS与SPSS Modeler的土壤属性制图第43-44页
    5.3 土壤全碳预测模型比较第44-46页
    5.4 气候对土壤属性的影响第46-4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47-49页
    6.1 结论第47-48页
    6.2 展望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7页
致谢第57-58页
个人简历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星载可展开天线锁定机构对天线刚度及变形的影响分析
下一篇:对渗透在课堂教学导入中的教师教学智慧的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