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茶画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选题源起 | 第8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2 中国古代茶画概述 | 第12-18页 |
2.1 中国古代茶画的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2.2 中国古代茶画的分类 | 第13-15页 |
2.2.1 传统分类 | 第13页 |
2.2.2 画面内容 | 第13-14页 |
2.2.3 主题呈现 | 第14-15页 |
2.3 中国古代茶画的价值 | 第15-18页 |
2.3.1 形象的茶史记录 | 第15-16页 |
2.3.2 文人画题材拓展 | 第16-17页 |
2.3.3 助益茶文化研究发展 | 第17-18页 |
3 中国古代茶画构成的嬗变 | 第18-31页 |
3.1 题材和内容 | 第18-26页 |
3.1.1 唐代 | 第18-19页 |
3.1.2 宋代 | 第19-21页 |
3.1.3 元代 | 第21-22页 |
3.1.4 明代 | 第22-24页 |
3.1.5 清代 | 第24-26页 |
3.2 画面布局 | 第26-28页 |
3.3 画面元素 | 第28-31页 |
4 中国古代茶画中的文人意趣 | 第31-40页 |
4.1 文人意趣解读 | 第31-32页 |
4.2 茶画中文人意趣体现 | 第32-40页 |
4.2.1 品茗之境 | 第32-34页 |
4.2.2 品茗之人 | 第34-35页 |
4.2.3 品茗之器 | 第35-37页 |
4.2.4 品茗背景 | 第37页 |
4.2.5 茶画题诗 | 第37-40页 |
5 中国古代茶画主题辨讹——以《宫乐图》为例 | 第40-49页 |
5.1 《宫乐图》主题常见解读 | 第40-42页 |
5.2 《宫乐图》主题非饮茶考 | 第42-49页 |
5.2.1 品饮方式 | 第42-45页 |
5.2.2 名物考证 | 第45-49页 |
6 结论 | 第49-51页 |
6.1 独特的文人意趣 | 第49页 |
6.2 唤醒生活的诗意审美 | 第49-50页 |
6.3 拓展优雅的社交方式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