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0页 |
第2章 互联网企业 | 第10-19页 |
2.1 互联网的定义 | 第10-11页 |
2.2 互联网企业的概念 | 第11-12页 |
2.3 互联网企业的特征 | 第12-15页 |
2.3.1 组织运营模式 | 第12-13页 |
2.3.2 组织内部交流与管理方式 | 第13-14页 |
2.3.3 组织财产形式及价值 | 第14-15页 |
2.4 我国互联网企业破产倒闭案例 | 第15-17页 |
(一)“美味七七”案 | 第15页 |
(二)“e洗车”案 | 第15-16页 |
(三)“烧饭饭”案 | 第16-17页 |
2.5 我国互联网企业破产倒闭的原因 | 第17页 |
(一)组织运营有缺陷 | 第17页 |
(二)融资难,资金流不足 | 第17页 |
2.6 我国互联网企业破产重整的现状 | 第17-19页 |
第3章 破产重整管理人制度中的美国DIP模式 | 第19-25页 |
3.1 破产重整制度 | 第19页 |
3.2 管理人 | 第19-20页 |
3.3 美国DIP模式概念及特点 | 第20-22页 |
3.4 美国DIP模式运行的程序 | 第22-23页 |
3.5 美国DIP模式运行的现状 | 第23页 |
3.6 美国DIP模式在实践中运行的缺陷 | 第23-25页 |
第4章 我国互联网企业破产重整管理人制度的构建 | 第25-33页 |
4.1 我国互联网企业破产重整管理人制度借鉴美国DIP模式必要性 | 第25-28页 |
4.1.1 我国互联网企业破产重整的好处 | 第25-26页 |
4.1.2 我国破产重整管理人制度本身存在问题 | 第26-28页 |
(一) 管理人本身水平问题 | 第26页 |
(二) 行政司法干预过多 | 第26-27页 |
(三) 管理人中心主义过重 | 第27页 |
(四) 管理人监督下的债务人自行管理制度缺陷 | 第27-28页 |
4.1.3 美国DIP模式适合我国互联网企业破产重整 | 第28页 |
4.2 美国DIP模式下的我国互联网企业破产重整管理人制度构建 | 第28-33页 |
4.2.1 构建建议 | 第28-32页 |
(一)完善债务人申请破产重整的制度 | 第29-30页 |
(二)增加占有中的债务人“破产重整保护期”的规定 | 第30页 |
(三)增加专业第三方组织参与破产重整计划的制定和表决 | 第30-31页 |
(四)做好互联网企业DIP破产重整失败的后续衔接工作 | 第31-32页 |
4.2.2 应对缺陷措施 | 第32-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