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工艺美术论文--中国工艺美术论文--金属工艺美术论文--金属器物论文

古滇国青铜器的审美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4-15页
        1.3.1 研究思路第14页
        1.3.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5页
    1.5 古滇国的区域和时间界定第15-17页
第二章 古滇人审美意识的萌芽第17-27页
    2.1 原始宗教性:趋利避害中的敬畏和崇尚第17-22页
        2.1.1 动物崇拜第18-22页
        2.1.2 祖先崇拜第22页
    2.2 原始艺术性:实用性中的审美价值萌芽第22-27页
        2.2.1 实用功能的弱化和审美功能的兴起第23-25页
        2.2.2 广取博采与兼容并蓄的文化风格第25-27页
第三章 古滇国青铜器中的形式要素与表现内容第27-36页
    3.1 古滇国青铜器的形式要素第27-31页
        3.1.1 纹饰第27-29页
        3.1.2 造型第29-31页
    3.2 古滇国青铜器的表现内容第31-36页
        3.2.1 生活作为美的表现第31-33页
        3.2.2 仪式作为美的表现第33页
        3.2.3 艺术作为美的表现第33-36页
第四章 古滇国青铜器的审美特征第36-55页
    4.1 写实主义的创作手法第36-41页
    4.2 生动多样的形式美感第41-47页
        4.2.1 立体造型的整体美感第41-43页
        4.2.2 动物装饰的形神兼备和动态美感第43-46页
        4.2.3 戏剧冲突下的情节选择第46-47页
    4.3 祀与戎主题的悲剧色彩第47-55页
        4.3.1 崇神尚力的物化形态第48-50页
        4.3.2 奴隶时代血与火的赞歌第50-55页
第五章 古滇国青铜器的审美价值第55-61页
    5.1 确立了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第56-57页
    5.2 丰富了中国青铜文化的多样性第57-59页
    5.3 影响了周边的青铜文化第59-61页
结语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附录A 论文引用图片注释第66-68页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康德至善论研究
下一篇:研究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