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地铁隧道自动化监测数据的修正及精度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路线 | 第14-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组织结构 | 第14-15页 |
1.3.3 研究路线 | 第15-17页 |
第2章 地铁隧道自动化监测系统 | 第17-21页 |
2.1 地铁隧道监护监测 | 第17页 |
2.2 地铁隧道自动化监测系统 | 第17-19页 |
2.3 地铁隧道自动化监测系统技术特点 | 第19-21页 |
第3章 地铁隧道人工监测数据的获取及数据分析 | 第21-26页 |
3.1 监护工程项目概况 | 第21-22页 |
3.2 地铁隧道人工监测数据的获取 | 第22-24页 |
3.2.1 控制网的布设与测量 | 第22页 |
3.2.2 人工测量监测点的埋设、施工与监测方法 | 第22-24页 |
3.3 地铁隧道人工监测数据分析 | 第24-26页 |
第4章 地铁隧道自动化数据获取与精度分析 | 第26-40页 |
4.1 自动化监测仪器工作原理介绍 | 第26-31页 |
4.1.1 沉降自动化监测仪简介 | 第26-29页 |
4.1.2 收敛自动化监测仪器简介 | 第29-31页 |
4.2 地铁隧道自动化监测数据的获取 | 第31-35页 |
4.2.1 监测点的布设与测量 | 第31-33页 |
4.2.2 自动化监测数据的获取 | 第33-35页 |
4.3 地铁隧道自动化监测数据精度分析 | 第35-40页 |
4.3.1 沉降自动化监测数据精度分析 | 第35-37页 |
4.3.2 收敛自动化监测数据精度分析 | 第37-40页 |
第5章 地铁隧道自动化监测数据的修正与精度分析 | 第40-55页 |
5.1 沉降监测数据的不一致性 | 第40页 |
5.2 沉降监测数据不一致原因分析 | 第40-42页 |
5.3 修正模型的选择 | 第42-46页 |
5.4 沉降数据的修正 | 第46-53页 |
5.4.1 几何模型数据修正及结果 | 第46-49页 |
5.4.2 回归模型数据修正及结果 | 第49-53页 |
5.5 修正模型的适用性讨论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1 结论 | 第55-56页 |
2 研究展望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