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前言 | 第10-19页 |
1.1 全球变化对外来植物入侵的影响 | 第10-11页 |
1.2 在全球变化条件下的环境异质性特征 | 第11-13页 |
1.2.1 在全球变化条件下总体环境异质性特征 | 第11-12页 |
1.2.2 在全球变化条件下资源波动性对外来植物入侵的影响 | 第12-13页 |
1.2.3 在全球变化条件下N沉降增加对外来植物入侵的影响 | 第13页 |
1.3 在资源异质性条件下外来入侵植物与本地植物的竞争关系 | 第13-15页 |
1.4 植物克隆性对植物入侵的影响 | 第15-16页 |
1.5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1.6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9-31页 |
2.1 个体水平试验 | 第19-24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19-22页 |
2.1.2 试验材料的收集与培养 | 第22页 |
2.1.3 试验设计 | 第22-23页 |
2.1.4 试验方法 | 第23-24页 |
2.2 群体水平试验 | 第24-29页 |
2.2.1 试验材料 | 第24-26页 |
2.2.2 试验材料的收集与培养 | 第26页 |
2.2.3 试验设计 | 第26-28页 |
2.2.4 试验方法 | 第28-29页 |
2.3 数据分析 | 第29-3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1-44页 |
3.1 施N和竞争对外来入侵和本地克隆植物生长的影响 | 第31-35页 |
3.1.1 施N和竞争对外来入侵克隆植物生长的影响 | 第31-34页 |
3.1.2 施N对外来入侵克隆植物和本地克隆植物相对生长的影响 | 第34页 |
3.1.3 试验植物叶片碳氮比 | 第34-35页 |
3.2 入侵性、养分异质性和繁殖体压力对外来入侵/外来非入侵克隆植物和本地群落生长的影响 | 第35-44页 |
3.2.1 入侵性、养分异质性和繁殖体压力对外来入侵和外来非入侵克隆植物生长的影响 | 第35-39页 |
3.2.2 入侵性、养分异质性和繁殖体压力对本地群落生长的影响 | 第39-44页 |
4. 结论 | 第44-45页 |
5. 讨论 | 第45-49页 |
5.1 个体水平施N和竞争对外来入侵和本地克隆植物生长的影响 | 第45-46页 |
5.2 群体水平入侵性、养分异质性和繁殖体压力对外来克隆植物和本地群落生长的影响 | 第46-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附录A | 第55-63页 |
附A1 群体实验目标种入侵性单因素分析 | 第55-56页 |
附A2 群体实验目标种繁殖体压力单因素分析 | 第56-58页 |
附A2.1 群体实验目标种繁殖体压力处理中的存活率和生物量 | 第56-57页 |
附A2.2 群体实验目标种繁殖体压力处理中的生物量比率 | 第57-58页 |
附A3 群体实验目标种入侵性与繁殖体压力的交互作用 | 第58-59页 |
附A4 群体实验在入侵性环境下的本地群落的单因素分析 | 第59-60页 |
附A5 群体实验在养分变化下的本地群落的单因素分析 | 第60-61页 |
附A6 群体实验在繁殖体压力下的本地群落的单因素分析 | 第61-62页 |
附A7 群体实验在入侵性和养分变化交互作用下的本地群落 | 第62-63页 |
附录B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