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文教、卫生管理法令论文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法律保障问题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20页
    1.1 研究缘起第10-12页
        1.1.1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1.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7页
        1.2.1 国内研究综述第12-15页
        1.2.2 国外研究综述第15-17页
        1.2.3 现有研究的述评第17页
    1.3 研究设计与分析进路第17-19页
        1.3.1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3.2 研究路线第18-19页
    1.4 研究创新之处与不足第19-20页
        1.4.1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9页
        1.4.2 研究存在的难点与不足第19-20页
第二章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法律保障的理论基础第20-29页
    2.1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法律保障概述第20-24页
        2.1.1 长江经济带的概念第20-21页
        2.1.2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内涵理念第21-23页
        2.1.3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法治化需求第23-24页
    2.2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法学理论基础第24-26页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4页
        2.2.2 宏观调控理论第24-25页
        2.2.3 利益与利益机制理论第25-26页
    2.3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第26-27页
        2.3.1 经济外部性理论第26-27页
        2.3.2 生态经济理论第27页
    2.4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生态学理论基础——生态整体主义理论第27-29页
第三章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法律保障现状及问题分析第29-43页
    3.1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现状第29-34页
        3.1.1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现状第29-31页
        3.1.2 长江经济带流域管理现状第31-34页
    3.2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相关法律法规梳理第34-39页
        3.2.1 国家层面法律法规第34-36页
        3.2.2 流域性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第36-37页
        3.2.3 地方性法律法规第37-39页
    3.3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存在的法律问题第39-43页
        3.3.1 缺乏统一的、综合性流域法律体系第39页
        3.3.2 经济带管理运行机制不协调,权力结构不合理第39-40页
        3.3.3 政府环境责任不明确,环境绩效考核体系不健全第40-41页
        3.3.4 跨区域生态环境纠纷解决困难第41-42页
        3.3.5 企业、社会中间层组织和公众参与性不足第42-43页
第四章 国外典型流域发展法律保障经验借鉴第43-54页
    4.1 密西西比河流域发展法律保障制度第43-44页
    4.2 莱茵河流域发展法律保障制度第44-46页
    4.3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流域发展法律保障制度第46-49页
    4.4 国外典型流域发展法律保障对长江经济带的启示第49-54页
        4.4.1 完善长江经济带立法体系,提高法律制度针对性和操作性第50页
        4.4.2 明确流域发展目标,完善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主体法律制度第50-51页
        4.4.3 完善流域管理规划法律制度第51页
        4.4.4 构建统一、高效、权责明确的流域管理体系第51-52页
        4.4.5 完善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均衡经济带相关主体利益第52-54页
第五章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法律保障体系构建第54-70页
    5.1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法律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第54-57页
        5.1.1 生态优先原则第54-55页
        5.1.2 协同合作原则第55页
        5.1.3 预防为主与综合治理相结合原则第55-56页
        5.1.4 环境责任原则第56-57页
    5.2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立法完善第57-59页
        5.2.1 制定《长江流域发展法》第57-58页
        5.2.2 地方政府加强立法协同第58-59页
    5.3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具体法律保障制度构建第59-65页
        5.3.1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主体法律制度第59-60页
        5.3.2 长江经济带流域规划制度第60-61页
        5.3.3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责任制度第61-63页
        5.3.4 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制度第63-64页
        5.3.5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纠纷解决制度第64-65页
    5.4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法律保障制度运行机制第65-70页
        5.4.1 建立统一的流域管理机构第65-66页
        5.4.2 完善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绩效考核体系第66-67页
        5.4.3 合理布局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第67-68页
        5.4.4 构建多元化公众参与机制第68-69页
        5.4.5 加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法律宣传教育第69-70页
第六章 结语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附录一:研究生在读期间主要学术成果及课题参与情况第76-77页
附录二:研究生在读期间的学术活动及获奖情况第77-78页
致谢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耕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
下一篇: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法律保障研究--基于湖北省孝感市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