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理学论文

微囊藻对部分营养元素吸附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前言第8-24页
    1. 蓝藻水华及其危害第8-12页
        1.1 蓝藻水华第8-9页
        1.2 微囊藻水华第9-10页
        1.3 微囊藻胞外多糖与群体形成第10-11页
        1.4 蓝藻水华的危害第11-12页
    2. 蓝藻形成水华优势种的原因第12-15页
        2.1 非生物学方面的原因第13页
        2.2 生物学方面的原因第13-15页
    3. 藻类吸附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第15-18页
        3.1 藻类吸附重金属离子的机理第15-16页
        3.2 影响藻类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因素第16-18页
    4. 藻类吸附N、P元素的研究进展第18-22页
        4.1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应用领域第19-20页
        4.2 藻类对N、P的吸附吸收机制第20页
        4.3 影响因素第20-22页
    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2-24页
第二章 微囊藻对氮、磷的吸附吸收第24-3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4-29页
        1.1 实验材料第24-25页
        1.2 实验方法第25-2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9-32页
        2.1 两株不同形态的微囊藻和小球藻对NO_3~--N吸附比较第29-30页
        2.2 两株不同形态的微囊藻和小球藻对NH_4~+-N吸附比较第30-31页
        2.3 两株不同形态的微囊藻和小球藻对PO_4~(3-)-P吸附比较第31-32页
    3. 讨论第32-33页
    4. 结论第33-34页
第三章 微囊藻胞外多糖对营养元素的吸附第34-4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4-36页
        1.1 实验材料第34-35页
        1.2 实验方法第35-3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6-40页
        2.1 胞外多糖对氮、磷的吸附第36-38页
        2.2 胞外多糖对金属离子的吸附第38-40页
    3. 讨论第40-42页
    4. 结论第42-43页
第四章 pH及温度对微囊藻氮、磷吸附吸收的影响第43-5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3-47页
        1.1 实验材料第43页
        1.2 实验方法第43-4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7-56页
        2.1 pH对XW01吸附氮、磷的影响第47-49页
        2.2 温度对XW01吸附氮、磷的影响第49-51页
        2.3 pH及温度对XW01吸附量影响原因的初探第51-56页
    3. 讨论第56-57页
    4. 结论第57-58页
全文总结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9页
附录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纳米增韧NiFe2O4基铝电解惰性阳极的研究
下一篇:磺胺多辛的质量及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