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1.3 本文后续内容安排 | 第15-16页 |
第2章 水声传感器网络MAC协议相关研究 | 第16-30页 |
2.1 水声传感器网络MAC协议研究 | 第16页 |
2.2 水声传感器网络MAC协议设计准则 | 第16-19页 |
2.3 水声传感器网络MAC协议的分类 | 第19-29页 |
2.3.1 基于竞争机制的MAC协议 | 第20-25页 |
2.3.2 基于调度机制的MAC协议 | 第25-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面向小规模单跳水声传感器网络的时分多址型MAC协议设计 | 第30-61页 |
3.1 单跳水声传感器网络概述 | 第30-31页 |
3.2 协议设计目的和思路 | 第31-34页 |
3.2.1 握手机制所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3.2.2 ACK机制所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3.2.3 时隙分配顺序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3.3 TMP-S协议描述 | 第34-37页 |
3.3.1 周期性广播ACK确认信息 | 第34-35页 |
3.3.2 时隙长度自适应动态调整 | 第35-36页 |
3.3.3 基于节点间传播时延的时隙顺序 | 第36-37页 |
3.4 TMP-S运行基本流程 | 第37-43页 |
3.4.1 初始化阶段:节点同步和传播时延计算 | 第38-39页 |
3.4.2 确定各节点时隙先后顺序 | 第39-40页 |
3.4.3 计算预约时隙长度 | 第40-41页 |
3.4.4 广播控制包 | 第41-42页 |
3.4.5 发送数据包 | 第42页 |
3.4.6 应对节点失效和时延抖动 | 第42-43页 |
3.5 数学建模分析 | 第43-50页 |
3.5.1 时隙顺序调度算法 | 第43-44页 |
3.5.2 吞吐率建模计算 | 第44-50页 |
3.6 仿真实验 | 第50-60页 |
3.6.1 仿真工具介绍 | 第50-52页 |
3.6.2 仿真环境设置 | 第52-53页 |
3.6.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3-60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4章 面向小规模多跳水声传感器网络的时分多址型MAC协议设计 | 第61-79页 |
4.1 多跳水声传感器网络概述 | 第61-62页 |
4.2 设计目的和思路 | 第62-64页 |
4.2.1 暴露终端和隐藏终端 | 第62-63页 |
4.2.2 允许并行发送的时隙分配 | 第63-64页 |
4.2.3 应对移动节点动态接入问题 | 第64页 |
4.3 TMP-M协议描述 | 第64-68页 |
4.3.1 以节点为调度单位的时隙分配算法 | 第65-67页 |
4.3.2 暴露终端并行发送 | 第67-68页 |
4.3.3 全网预约时隙长度的计算 | 第68页 |
4.4 TMP-M运行基本流程 | 第68-70页 |
4.4.1 全网初始化 | 第69页 |
4.4.2 分配全网发送时隙 | 第69-70页 |
4.4.3 广播控制包 | 第70页 |
4.4.4 发送数据包 | 第70页 |
4.5 仿真实验 | 第70-77页 |
4.5.1 仿真环境设置 | 第71-72页 |
4.5.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72-7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 第79-81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79-80页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6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