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电话论文

基于ARM的电缆接线盒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电缆短路故障的检测第11-12页
    1.3 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第12-13页
        1.3.1 嵌入式系统简介第12页
        1.3.2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第12-13页
    1.4 论文结构第13-14页
        1.4.1 论文的具体工作第13页
        1.4.2 论文结构安排第13-14页
第2章 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第14-20页
    2.1 系统设计原则第14页
    2.2 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第14-16页
        2.2.1 系统的目标第14-15页
        2.2.2 系统的设计要求第15页
        2.2.3 系统的功能第15-16页
    2.3 系统的总体架构第16-17页
    2.4 系统的软硬件总体规划第17-20页
        2.4.1 硬件规划第17-18页
        2.4.2 软件规划第18-20页
第3章 智能接线盒的硬件设计第20-40页
    3.1 智能接线盒的架构第20-21页
    3.2 智能接线盒的硬件模块第21-40页
        3.2.1 控制模块第21-23页
        3.2.2 串行通信模块第23-35页
        3.2.3 电缆线间阻抗测试模块第35-40页
第4章 基于μC/OS-Ⅱ的智能接线盒的实现第40-58页
    4.1 μC/OS-Ⅱ操作系统及移植第40页
    4.2 主函数第40-42页
    4.3 串行通信任务第42-53页
        4.3.1 Modbus通信协议第42-49页
        4.3.2 串行通信第49-53页
    4.4 电缆状态的检测任务第53-58页
        4.4.1 A/D转换初始化程序第53-55页
        4.4.2 A/D采样程序第55-56页
        4.4.3 计算阻值程序第56-58页
第5章 调试第58-62页
    5.1 FSK调制解调器调试第58-59页
    5.2 软件的调试环境第59页
    5.3 软硬件的综合测试第59-62页
        5.3.1 数据采集功能测试第60-61页
        5.3.2 数据处理功能测试第61-62页
第6章 结论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RFID的ETC前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WEBGIS数据感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