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30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页 |
·分布式系统 | 第12-13页 |
·软件体系结构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26页 |
·软件体系结构概述 | 第13-14页 |
·软件体系结构视图 | 第14-16页 |
·体系结构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软件体系结构描述语言(ADL) | 第19-24页 |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4-26页 |
·研究内容与成果 | 第26-28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论文主要贡献 | 第27-28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8-30页 |
第2章 分布式系统软件体系结构模型与描述语言 | 第30-69页 |
·引言 | 第30-31页 |
·软件体系结构描述核心模型-DSAM | 第31-40页 |
·DSAM基本视点 | 第33-34页 |
·DSAM软件体系结构构造描述模型 | 第34-40页 |
·基于属性文法的分布式系统体系结构描述语言Dis_ADL | 第40-55页 |
·Dis_ADL设计目标 | 第41页 |
·属性文法特点 | 第41-42页 |
·属性文法扩展 | 第42-44页 |
·体系结构描述语言Dis_ADL语法和语义描述 | 第44-52页 |
·Dis_ADL接口的参数控制 | 第52页 |
·Dis_ADL死锁验证 | 第52-53页 |
·Dis_ADL接口适配方法 | 第53-55页 |
·分布式环境中基于CCS的构件交互风格描述语言Discid | 第55-67页 |
·DSAM模型中的分布式系统构件交互风格模型 | 第55-56页 |
·Discid构件交互风格描述语言 | 第56-60页 |
·利用模型检测进行性质验证 | 第60-61页 |
·Discid安全性验证 | 第61-64页 |
·用Discid进行交互描述验证的实例 | 第64-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3章 基于构件组装分布式软件体系结构求精与映射 | 第69-84页 |
·引言 | 第69-70页 |
·软件体系结构求精的多种尝试 | 第70-71页 |
·软件体系结构求精过程 | 第71-74页 |
·面向UML的分布式软件体系结构映射 | 第74-83页 |
·统一建模语言(UML) | 第74页 |
·面向UML进行体系结构映射 | 第74-76页 |
·DIS_ADL到UML映射规则 | 第76-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4章 分布式软件体系结构重构分析研究 | 第84-106页 |
·引言 | 第84-86页 |
·分布式软件体系结构重构分析模型 | 第86页 |
·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86-88页 |
·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软件体系结构重构方法研究 | 第88-89页 |
·特征数据的选择 | 第88页 |
·构建相似矩阵并确立形似度 | 第88-89页 |
·基于设计结构矩阵的重构模型分析 | 第89-96页 |
·设计结构矩阵 | 第90-91页 |
·DSM进行体系结构分析方法 | 第91-93页 |
·构件依赖关系模式识别 | 第93-96页 |
·体系结构演化分析 | 第96-104页 |
·本章小结 | 第104-106页 |
第5章 体系结构驱动的分布式系统开发方法 | 第106-121页 |
·引言 | 第106-107页 |
·体系结构驱动的分布式系统开发核心思想 | 第107-109页 |
·ADiSC开发方法 | 第109-116页 |
·ADiSC方法开发过程 | 第109-110页 |
·ADiSC需求分析阶段 | 第110-113页 |
·ADiSC软件体系结构设计、建模与求精转换阶段 | 第113-114页 |
·ADiSC系统详细设计阶段 | 第114-115页 |
·系统实现、构件组装部署与体系结构重构 | 第115页 |
·系统演化与复用 | 第115-116页 |
·面向软件体系结构的分布式系统建模环境(ADisDTool) | 第116-119页 |
·ADisDTool系统设计实现 | 第116-117页 |
·ADisDTool体系结构建模工具的总体框架 | 第117-1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19-121页 |
第6章 一个实例研究 | 第121-135页 |
·概述 | 第121-122页 |
·PlatDRM分析、设计 | 第122-130页 |
·需求分析 | 第122-123页 |
·顶层体系结构设计 | 第123-124页 |
·体系结构求精 | 第124-130页 |
·系统映射 | 第130页 |
·PlatDRM实现、重构与分析 | 第130-133页 |
·PlatDRM构件部署到相应的构件平台 | 第133-134页 |
·本章小结 | 第134-135页 |
结论和展望 | 第135-138页 |
参考文献 | 第138-151页 |
图目录 | 第151-153页 |
致谢 | 第153-15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54-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