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26页 |
第一章 哺乳动物黄体研究进展 | 第11-19页 |
·黄体的发育与调节 | 第11-13页 |
·黄体的发育形成过程 | 第11页 |
·黄体的组成与分类 | 第11-12页 |
·黄体的形成过程及其间的分子生物学变化 | 第12-13页 |
·黄体的功能与调节 | 第13-15页 |
·黄体合成类固醇激素 | 第13页 |
·黄体功能的调节 | 第13-15页 |
·黄体的退化 | 第15-19页 |
·黄体的功能性退化 | 第15页 |
·黄体的结构性退化 | 第15-19页 |
第二章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理化特性 | 第19页 |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生物学功能 | 第19-22页 |
·神经元营养和保护作用 | 第19-20页 |
·促生长作用 | 第20-22页 |
第三章 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 7 研究进展 | 第22-26页 |
·17ΒHSD-7 的理化特性 | 第22-23页 |
·17ΒHSD-7 的生物学功能 | 第23-24页 |
·雌二醇生成中的作用 | 第23-24页 |
·胆固醇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 第24页 |
·17ΒHSD-7 表达的调控 | 第24-25页 |
·黄体生成素(LH) | 第24-25页 |
·雌二醇 | 第25页 |
·PRL | 第25页 |
·展望 | 第25-26页 |
试验研究 | 第26-53页 |
第四章 NSE 在大鼠黄体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 | 第26-3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6-32页 |
·实验动物 | 第26页 |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 | 第26-27页 |
·实验所用溶液及配制 | 第27-28页 |
·大鼠的诱导发情、超数排卵和黄体组织的采集、处理 | 第28-29页 |
·免疫组织化学 SP 法染色程序 | 第29页 |
·原位杂交染色程序 | 第29-30页 |
·黄体细胞培养 | 第30页 |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 第30页 |
·显微摄影 | 第30页 |
·Trizol 法提取黄体组织和细胞的 RNA | 第30-31页 |
·RT-PCR | 第31-32页 |
·结果 | 第32-35页 |
·黄体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 第32-33页 |
·黄体细胞免疫化学染色结果 | 第33页 |
·黄体组织原位杂交结果 | 第33-34页 |
·黄体组织 RT-PCR 扩增结果 | 第34页 |
·黄体细胞 RT-PCR 扩增结果 | 第34-35页 |
·讨论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五章 不同浓度 NSE 对体外培养的大鼠黄体细胞生长的影响 | 第37-4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7-39页 |
·实验动物 | 第37页 |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 | 第37页 |
·实验所用溶液及配制 | 第37页 |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37-38页 |
·大鼠的诱导发情、超数排卵和黄体组织的采集、处理 | 第38页 |
·黄体细胞的原代培养 | 第38页 |
·NSE 及其抗体对黄体细胞生长的影响 | 第38-39页 |
·结果 | 第39-41页 |
·讨论 | 第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第六章 山羊 NSE 基因 CDS 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42-53页 |
·材料 | 第42-43页 |
·实验动物 | 第42页 |
·菌株和载体 | 第42页 |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试剂 | 第42-43页 |
·主要仪器 | 第43页 |
·方法 | 第43-46页 |
·扩增和鉴定山羊 NSE 基因 CDS 用 PCR 引物的合成 | 第43页 |
·Trizol 法提取山羊黄体组织的 RNA | 第43页 |
·RT-PCR | 第43-44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 PCR 产物的回收与纯化 | 第44页 |
·pMD18-T 载体与回收片段的连接反应 | 第44-45页 |
·连接产物转化 DH5α感受态 | 第45页 |
·转基因载体的鉴定 | 第45-46页 |
·结果 | 第46-51页 |
·山羊 NSE 基因 CDS 区的扩增结果 | 第46-47页 |
·载体双酶切鉴定结果 | 第47页 |
·山羊 NSE 基因 CDS 测序结果 | 第47-48页 |
·山羊 NSE 基因 CDS 的序列分析结果 | 第48-51页 |
·讨论 | 第51页 |
·小结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作者简介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