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1章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的概述 | 第10-17页 |
1.1 概念 | 第10页 |
1.2 我国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犯罪的特点 | 第10-13页 |
1.3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的行为表现 | 第13-17页 |
1.3.1 一般的虚假出资、抽逃出资行为 | 第13-14页 |
1.3.2 几种特殊的虚假出资、抽逃出资行为 | 第14-17页 |
第2章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的构成及认定标准 | 第17-25页 |
2.1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的构成特征 | 第17-21页 |
2.1.1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的客观特征 | 第17-19页 |
2.1.2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的主观特征 | 第19页 |
2.1.3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的主体特征 | 第19-20页 |
2.1.4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的客体特征 | 第20-21页 |
2.2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的理解与认定标准 | 第21-23页 |
2.2.1 虚假出资的理解与认定 | 第21-22页 |
2.2.2 抽逃出资的理解与认定 | 第22-23页 |
2.3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的立案追诉标准及刑事法律责任 | 第23-25页 |
2.3.1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的立案追诉标准 | 第23-24页 |
2.3.2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的刑事责任 | 第24-25页 |
第3章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的司法适用 | 第25-37页 |
3.1 区分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罪与非罪 | 第25-30页 |
3.1.1 出资不足额与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的界限 | 第25-26页 |
3.1.2 股东从公司借款与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的界限 | 第26-27页 |
3.1.3 非公司企业转移、抽逃资金与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的界限 | 第27页 |
3.1.4 公司利润分配、股东转让出资与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的界限 | 第27-29页 |
3.1.5 主观过失与法律上的认识错误 | 第29-30页 |
3.2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与相似罪辩析 | 第30-35页 |
3.2.1 本罪与虚报注册资本罪 | 第30-33页 |
3.2.2 本罪与诈骗罪 | 第33页 |
3.2.3 本罪与职务侵占罪 | 第33-34页 |
3.2.4 本罪与受贿罪 | 第34-35页 |
3.3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司法适用的其他问题 | 第35-37页 |
3.3.1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的犯罪未遂问题 | 第35页 |
3.3.2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的共同犯罪问题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