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目录 | 第5-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2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7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8-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1-12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理论框架:公共服务理论和政府绩效管理理论 | 第12-20页 |
2.1 公共服务相关理论 | 第12-15页 |
2.1.1 公共服务的基本内涵 | 第12页 |
2.1.2 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 | 第12-14页 |
2.1.3 社会保障的公共服务需求 | 第14-15页 |
2.2 政府绩效管理理论 | 第15-18页 |
2.2.1 新公共管理运动 | 第15-16页 |
2.2.2 政府绩效管理的内涵及功能 | 第16-17页 |
2.2.3 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 第17-18页 |
2.3 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体制改革的借鉴 | 第18-20页 |
第三章 我国养老保险经办体制现状 | 第20-27页 |
3.1 我国养老保险经办体制发展历程 | 第20-21页 |
3.2 我国养老保险经办模式 | 第21-27页 |
3.2.1 我国养老保险经办模式种类 | 第21-23页 |
3.2.2 我国养老保险经办体系运行现状及问题 | 第23-25页 |
3.2.3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改革的探索 | 第25-27页 |
第四章 咸阳市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能力实证分析 | 第27-52页 |
4.1 咸阳地区养老保险经办模式种类 | 第27-33页 |
4.1.1 咸阳地区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基本情况 | 第27-30页 |
4.1.2 咸阳市养老保险经办管理模式及代表地区选取 | 第30-33页 |
4.2 咸阳市养老保险经办公共服务能力实证分析 | 第33-46页 |
4.2.1 选取指标和样本 | 第33-34页 |
4.2.2 数据的分析与结果 | 第34-41页 |
4.2.3 咸阳市养老经办模式比较与分析 | 第41-46页 |
4.3 企事业参保单位及居民养老服务需求调查情况分析 | 第46-49页 |
4.3.1 咸阳市企事业参保单位及居民养老服务满意度调查 | 第47页 |
4.3.2 咸阳市养老保险服务群体公共服务需求调查 | 第47-49页 |
4.4 咸阳市养老经办模式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9-51页 |
4.5 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加快推进咸阳市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整合实现路径和对策 | 第52-56页 |
5.1 咸阳市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整合路径 | 第52-54页 |
5.2 建立科学的人员编制动态配比机制 | 第54页 |
5.3 从社保基金中筹集经办机构经费 | 第54页 |
5.4 加强信息化建设 | 第54页 |
5.5 借助“服务外包”,提高社保经办服务水平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 第59-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