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1.1.1 公钥密码学简介 | 第9-10页 |
1.1.2 身份基密码学简介 | 第10页 |
1.1.3 属性基密码学简介 | 第10-12页 |
1.2 属性基密码体制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属性基加密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代理重加密 | 第13-15页 |
1.2.3 属性撤销问题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点 | 第15-16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预备知识 | 第17-24页 |
2.1 复杂性计算基础 | 第17页 |
2.2 抽象代数基础 | 第17页 |
2.3 双线性映射 | 第17-18页 |
2.4 一次签名方案 | 第18页 |
2.5 复杂性假设 | 第18-19页 |
2.6 安全性假设 | 第19页 |
2.7 形式化定义及安全模型 | 第19-22页 |
2.7.1 公钥加密方案 | 第19-21页 |
2.7.2 属性加密方案 | 第21-22页 |
2.8 后续章节安排 | 第22-23页 |
2.9 本章小节 | 第23-24页 |
第三章 预解密的属性加密方案 | 第24-38页 |
3.1 Yang 等人的多机构属性加密方案 | 第24-26页 |
3.2 预解密的属性加密方案介绍 | 第26-33页 |
3.2.1 预解密的 MA-CP-ABE 算法 | 第26-28页 |
3.2.2 预解密的 MA-CP-ABE 访问控制策略 | 第28-33页 |
3.3 安全性分析 | 第33页 |
3.4 方案分析 | 第33-37页 |
3.4.1 复杂度分析 | 第33-34页 |
3.4.2 存储开销分析 | 第34-35页 |
3.4.3 可扩展性分析 | 第35-36页 |
3.4.4 实验分析 | 第36-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多机构代理重加密方案 | 第38-51页 |
4.1 代理重加密在本方案中的应用场景 | 第38-39页 |
4.2 多机构代理重加密方案 | 第39-42页 |
4.2.1 代理重加密算法 | 第39-40页 |
4.2.2 多机构代理重加密方案 | 第40-42页 |
4.3 多机构代理重加密安全模型 | 第42-43页 |
4.4 安全性证明 | 第43-49页 |
4.5 安全性和效率分析 | 第49-50页 |
4.5.1 主密钥安全性 | 第49-50页 |
4.5.2 效率分析 | 第5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本文的应用实例 | 第51-57页 |
5.1 访问控制策略 | 第51页 |
5.2 系统内各角色介绍 | 第51-52页 |
5.3 数据访问请求 | 第52-53页 |
5.4 属性撤销 | 第53-55页 |
5.4.1 密钥更新 | 第53-54页 |
5.4.2 密文更新 | 第54-55页 |
5.5 属性撤销后的访问权限情况 | 第55-5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57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62-63页 |
附录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