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

全媒体时代网络问政体系构建研究--以广东实践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2页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0-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3-17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3-14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4-17页
    1.3 研究可能存在的创新第17-18页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第18-22页
        1.4.1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4.2 论文框架第19-22页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第22-30页
    2.1 基本概念界定第22-27页
        2.1.1 全媒体时代第22-23页
        2.1.2 网络问政第23-27页
    2.2 网络问政研究的相关理论第27-30页
        2.2.1 责任政府理论第27-28页
        2.2.2 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第28-30页
第三章 全媒体时代下的网络问政第30-34页
    3.1 网络问政的新环境——全媒体时代第30-32页
    3.2 全媒体时代与网络问政的关系第32页
    3.3 全媒体时代下的网络问政体系第32-34页
        3.3.1 网络问政体系的内涵第32-33页
        3.3.2 构建网络问政体系的现实性和必要性第33-34页
第四章 广东省网络问政体系现状研究分析第34-48页
    4.1 网络问政的“广东样本”第34-37页
    4.2 广东省网络问政体系发展现状分析第37-40页
        4.2.1 网络问政开展的常态化第37-38页
        4.2.2 网络问政渠道的融合化第38-39页
        4.2.3 网络问政效果的实体化第39-40页
    4.3 广东省网络问政公众满意度分析第40-43页
        4.3.1 模型的提出第40-41页
        4.3.2 调查统计分析第41-43页
        4.3.3 小结第43页
    4.4 广东省网络问政体系面临的现实困境第43-48页
        4.4.1 政府应对网络问政的能力较弱第43-44页
        4.4.2 公众网络问政水平参差不齐第44-45页
        4.4.3 部分媒体丧失公正精神第45页
        4.4.4 网络黑客、数字鸿沟等技术难题没有解决第45-48页
第五章 广东省网络问政体系的构建与优化分析第48-62页
    5.1 构建因素分析第48-51页
        5.1.1 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第48页
        5.1.2 互联网基础设施完善第48-49页
        5.1.3 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第49-51页
    5.2 战略思路第51-54页
        5.2.1 战略目标第51-52页
        5.2.2 基本原则第52-54页
    5.3 主体框架第54-57页
        5.3.1 政府、公众、媒体责任划分第54-55页
        5.3.2 政府职能定位第55-56页
        5.3.3 保障平台的搭建第56-57页
    5.4 建立和完善网络问政管理机制第57-58页
        5.4.1 “开放融入”的沟通对话机制第57页
        5.4.2 “参与互动”的公共决策机制第57-58页
        5.4.3 “高效透明”的评价监管机制第58页
    5.5 构建完备的现代化广东网络问政体系第58-62页
        5.5.1 线上线下密切配合,建立政绩考核体系第59页
        5.5.2 提升公众精神素质,提倡理性问政第59-60页
        5.5.3 树立问政意见领袖,确立发言人制度第60-61页
        5.5.4 跨越“数字鸿沟”,建立问政长效机制第61-62页
结语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附录第66-68页
致谢第68-6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媒体发展对公民意识形成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地方政府改善公共文化服务的对策研究--以XX市东城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