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

自媒体发展对公民意识形成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导论第9-13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9页
    1.2 研究的意义第9-10页
    1.3 研究成果综述第10-12页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2页
    1.5 论文创新点第12-13页
第二章 理论概述第13-18页
    2.1 公民意识的概念界定第13-15页
        2.1.1 基本内涵第13-14页
        2.1.2 主要内容第14-15页
    2.2 自媒体的概念界定第15-18页
        2.2.1 基本内涵第15-16页
        2.2.2 基本特征第16-18页
第三章 公民意识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第18-24页
    3.1 公民意识形成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第18-19页
    3.2 社会历史条件因素分析第19-21页
        3.2.1 基础性社会历史条件分析第19-20页
        3.2.2 特定性社会历史条件分析第20-21页
    3.3 公民主体特性因素分析第21-24页
        3.3.1 公民自然属性分析第21-22页
        3.3.2 公民社会属性分析第22-24页
第四章 自媒体发展对公民意识形成影响因素的作用分析第24-40页
    4.1 作用形式和机制的总体分析第24-25页
        4.1.1 影响因素的变化特点分析第24页
        4.1.2 作用机制分析第24-25页
    4.2 作用分析的研究方法第25-28页
        4.2.1 研究方法和思路第25-26页
        4.2.2 样本情况分析第26-28页
    4.3 自媒体发展对信息传播条件的原生性作用分析第28-32页
        4.3.1 开放、共享的信息传播新模式第28-29页
        4.3.2 信息传播内容的平民化和个性化第29-30页
        4.3.3 信息内容呈现多媒体特性第30-31页
        4.3.4 信息传播效应空前提升第31-32页
    4.4 自媒体发展对其他社会历史条件的次生性作用分析第32-36页
        4.4.1 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第32-34页
        4.4.2 法律监督的重要平台第34-35页
        4.4.3 社会开放程度的增强第35-36页
    4.5 自媒体发展对公民主体特性的次生性作用分析第36-40页
        4.5.1 增强了公众话语权的平等性第37页
        4.5.2 公民受主体特性的约束力减弱第37-40页
第五章 自媒体发展影响公民意识形成的规律性研究第40-46页
    5.1 自媒体发展改变了公民意识形成的环境和条件第40-41页
        5.1.1 形成环境的开放化第40页
        5.1.2 参照群体的多元化第40-41页
        5.1.3 形成过程的民主化第41页
    5.2 自媒体发展对公民意识形成的积极影响第41-43页
        5.2.1 强化了以平等为核心的公民身份意识第41-42页
        5.2.2 提升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第42页
        5.2.3 普及了公民的法律意识第42-43页
        5.2.4 促进了公民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第43页
    5.3 自媒体发展对公民意识形成的消极影响第43-46页
        5.3.1 泛自由化削弱了公民责任意识第43-44页
        5.3.2 弱控制力放大了违背公民意识行为的影响第44页
        5.3.3 过量信息增加了公民意识形成的难度第44-46页
第六章 利用自媒体培育公民意识的有效措施第46-52页
    6.1 公民意识培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导向第46-47页
    6.2 政府与自媒体运营商的合作第47-49页
        6.2.1 合作的主体与分工第47-48页
        6.2.2 合作的实现形式第48页
        6.2.3 自媒体渠道的运营管理第48-49页
    6.3 依靠舆论领袖打造有利的网络话语环境第49-50页
        6.3.1 舆论领袖的特点分析第49-50页
        6.3.2 舆论领袖的作用发挥第50页
    6.4 建立对热点事件的有效反应机制第50-52页
        6.4.1 信息的分类、定级和甄别第50-51页
        6.4.2 “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的快速反应机制第51-52页
结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附录第55-58页
致谢第58-5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线多模网关传输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全媒体时代网络问政体系构建研究--以广东实践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