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6-14页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第6-7页 |
第二节 本文所使用的“民间信仰”基本界定 | 第7-9页 |
第三节 民间信仰意义系统及“双重立场” | 第9-10页 |
第四节 相关学术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第五节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宁波梁祝信仰的历史流变 | 第14-25页 |
第一节 古代宁波梁祝信仰(唐宋元明清) | 第14-19页 |
第二节 近代宁波梁祝信仰(晚清至民国) | 第19-23页 |
第三节 宁波梁祝信仰的历史发展特点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宁波梁祝信仰意义系统的“双重立场” | 第25-46页 |
第一节 民间信仰“官方—民间”立场 | 第25-27页 |
第二节 官方立场意义内核:“清官—功德”崇拜 | 第27-34页 |
第三节 民间立场意义内核:“痴情恋人—爱情自由”崇拜 | 第34-40页 |
第四节 身份叠加与意义融合 | 第40-46页 |
第四章 梁祝信仰“双重立场”的现实意义 | 第46-53页 |
第一节 当代宁波梁祝信仰的复兴 | 第46-48页 |
第二节 对梁祝信仰意义系统的“改造”与引导 | 第48-50页 |
第三节 “双重立场”意义融合的思考 | 第50-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 | 第57-61页 |
后记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