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3页 |
1.2.1 混凝土断裂力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2 黄土隧道衬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黄土公路隧道衬砌裂缝特性研究 | 第14-25页 |
2.1 概述 | 第14-16页 |
2.1.1 黄土的工程特性 | 第14页 |
2.1.2 黄土隧道的围岩特性 | 第14-15页 |
2.1.3 黄土地表裂缝 | 第15-16页 |
2.2 隧道衬砌裂缝分类 | 第16-18页 |
2.2.1 按裂缝发展方向分类 | 第16-17页 |
2.2.2 按裂缝产生部位分类 | 第17-18页 |
2.2.3 按裂缝的力学形态分类 | 第18页 |
2.3 隧道衬砌开裂成因及危害 | 第18-19页 |
2.3.1 衬砌开裂成因 | 第18-19页 |
2.3.2 衬砌开裂危害 | 第19页 |
2.4 衬砌裂缝监测 | 第19-22页 |
2.4.1 裂缝监测目的 | 第20页 |
2.4.2 裂缝监测方法 | 第20-22页 |
2.5 隧道现场检测统计分析 | 第22-2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带裂缝衬砌结构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 | 第25-42页 |
3.1 引言 | 第25页 |
3.2 裂缝尖端稳定性安全系数K1 | 第25-34页 |
3.2.1 应力强度因子(SIF) | 第26-29页 |
3.2.2 应力强度因子计算方法 | 第29-33页 |
3.2.3 断裂韧度 | 第33页 |
3.2.4 断裂判据 | 第33-34页 |
3.3 截面承载力安全系数K2 | 第34-40页 |
3.4 带裂缝衬砌安全性评价方法 | 第40-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几种工况下黄土隧道衬砌安全性评价分析 | 第42-74页 |
4.1 实例概况介绍 | 第42页 |
4.2 黄土隧道数值模拟分析 | 第42-45页 |
4.2.1 隧道计算模型 | 第42-43页 |
4.2.2 具体工程的数值模拟参数 | 第43-45页 |
4.3 上部围岩全部浸水工况下的带裂缝衬砌安全性分析 | 第45-57页 |
4.3.1 不同工况下衬砌内力计算 | 第46-48页 |
4.3.2 拱顶裂缝尖端稳定性安全系数K1计算 | 第48-52页 |
4.3.3 拱顶裂缝截面承载力安全系数K2计算 | 第52-54页 |
4.3.4 拱顶裂缝安全系数K分析 | 第54-57页 |
4.4 围岩沿地裂缝部分浸水工况下带裂缝衬砌安全性分析 | 第57-68页 |
4.4.1 不同围岩参数下衬砌内力求解 | 第58-61页 |
4.4.2 拱顶裂缝尖端稳定性安全系数K1计算 | 第61-64页 |
4.4.3 拱顶裂缝截面承载力安全系数K2计算 | 第64-66页 |
4.4.4 拱顶裂缝安全系数K分析 | 第66-68页 |
4.5 带裂缝衬砌安全预警 | 第68-7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74-76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进一步建议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致谢 | 第79页 |